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今天上午,国家统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其中,备受关注的消费领域,国家统计局说的是:“市场销售增速回升,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形势较好”。消费升级成为关键词,非常引人注目。
消费升级升在哪?可能有人觉得表现并不明显。但实际上,这种升级往往润物无声,发生在不知不觉间。如果用心体察,这几年,消费升级其实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吃要低脂,喝要少糖,穿要国潮,玩要定制,用要节电,车要智能……且不说年轻人那些一年一换的时尚好物,哪怕随便拿起小朋友上学用的笔袋瞧一瞧,其功能和外观的进化也足以让人眼前一亮。看上去,消费升级类商品也无非就是粮油食品、体育娱乐、电器文具这些司空见惯之物,但“东西还是那个东西”,功能体验和原来不可同日而语。有种错觉需要纠正,那就是消费升级就是多花钱。我们身边很多日用品是比原来更好用了,但价格并没上涨,甚至有的还更优惠,这背后是科技创新和生产力进步带来的降本增效。
消费升级是提振消费的抓手,因为它能创造增量。从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到追求品质生活,消费升级对商品和服务品质提出更高要求,例如在家电市场,智能化水平、节能环保能力成为各厂商比拼的主战场,这也让消费者不再满足“凑合能使”,有了响应“以旧换新”政策的更大动力。同时,消费升级也可以凭空创造出新需求,例如近年来频频火出圈的文体旅行业,消费场景不再单纯是看看展柜、遛遛操场、到此一游等,而是排队抢文创,组团去跑马,变装玩旅拍,这都是从前不曾想到过的场景。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会逐渐改变,从讲究“物超所值”,向认可“物有所值”转移,愿意为“值得”的商品和服务付费。消费升级是供需两方的双向奔赴,它催生了新的消费热点与商业模式,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活了产供链,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经济大盘自然就更稳。
中国经济的消费升级正在进行,未来在拉动经济方面,一定还会发挥更大作用。这种信心,源自超大规模市场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源自中国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绿色减排等高科技领域快速迭代的创新能力,源自覆盖面广、协同效应强、响应速度快、接得住流量、托得住需求的全产业链优势。这就是中国经济的活力与韧性。
来源:央视财经
上一篇:乐道被“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