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变“袭胸”,谁在用龌龊眼光审视善举?| 新京报快评
创始人
2025-07-15 19:16:51
0

普及医学急救常识和“好人法”这样的法律规定和社会规则,对于鼓励善意救助伤病的高尚行为,弘扬优良社会风气,具有重要价值。

▲湖南衡阳街头,一女子突发昏厥倒地,路过男子为其做心肺复苏。图/网络截图

​  文 | 柯锐

男士跪地为昏厥女子做心肺复苏,竟被说成“袭胸”。

近日,湖南衡阳街头,一女子突发昏厥倒地,路过男子为其做心肺复苏。相关视频被发布到网上后,有网友留言质疑“为啥不换个女的来按”。留言中,还有人称救人者“明显有袭胸嫌疑”。

据九派新闻报道,施救男子盘先生是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的一名老师。他跟孩子出门时,发现一名女子疑昏倒在地。一名医生正为女子做心肺复苏,“那名医生做了一轮(心肺复苏)很累了,然后呼救询问有谁会做心肺复苏。”盘先生立刻跑过去帮忙,与医生一起轮流进行心肺复苏。经过两人努力,女子终于恢复微弱的呼吸和脉搏。救护车随后赶到现场,将女子转移,家属跟车随行。

本起急救事件中,有一些网络留言颇为刺耳。盘先生与医生轮流跪地施救,却被个别人质疑“明显有袭胸嫌疑”。这样的言论固然令人不齿,或许也不会对热心救人者构成伤害,但这些冷漠言论背后,也暴露出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

医学上,有“黄金四分钟”之说。即指心搏骤停发生后的最初四分钟,是进行心肺复苏救治的最佳时机。在性命攸关的“黄金四分钟”里,分秒的延迟和犹豫,都可能导致健康的损伤,甚至危及生命。此时,在专业的急救人员眼中,生命体征的重要性理应优先于性别差异。

而一般而言,心肺复苏标准按压部位是胸骨中下段,且急救时衣物可能被剪开,动作必须果断有力,这些操作中难免接触对方身体。但这种在众目睽睽之下的施救,与“袭胸”“猥亵”显然有本质区别,不可混为一谈。

施救男子盘先生是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况且他是协助专业医生一起在做心肺复苏。他解释称,急救时自己的动作已非常注意,双手也是放在胸骨位置按压,如果自己手法错误,专业医护人员也会立刻纠正,“但他们也没有指出。”

可见,所谓“袭胸嫌疑”论调是站不住脚的,而所谓“为啥不换个女的来按”,也无视了救人现场的急迫性和条件的有限性。

一些网民以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性别观念来错误解读专业医疗行为,得出对救人者所谓“袭胸”的无端指责。这反映出医疗急救知识科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有人担心这种质疑会“劝退”更多挺身而出的见义勇为者,侵蚀社会的善意根基。这种担忧可以理解,但似也不必过虑。

事后,盘先生称,面对恶评,内心仍会觉得不好受。但一想到大多数人对此事的评价都充满了正能量,他又感到欣慰,“我现在也不会在意那些人,做到问心无愧就好”。他还表示,如果再遇到患者需要救援,依然会义不容辞冲上前帮助。这种强大而积极的心态值得赞赏。

当然,这也提醒社会,对善意施救的保护和容错机制非常重要。实际上,被俗称为“好人法”的民法典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善意救助者责任豁免规则,目的即在于使人做好事时没有后顾之忧,从而鼓励旁观者对伤、病人士施以援手。

这种“好人法”可以为盘先生这样的施救者提供法律层面的保障,也是更多热心助人者的坚强后盾。

湖南衡阳街头的这起施救事件,如果通过此次舆论的热议,能向公众再次普及医学急救常识和“好人法”这样的法律规定和社会规则,则对于鼓励善意救助伤病的高尚行为,弘扬优良社会风气,无疑具有重要价值。

撰稿 / 新京报评论员 柯锐

编辑 / 迟道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特朗普称与印尼达成贸易协议 转自:财联社【特朗普称与印尼达成贸易协议】财联社7月16日电,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
植树节活动主持词发言稿 202...  【开始语】  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男: 敬爱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  女: 亲爱的同学...
新拓3项目 中建壹品物业首进文... (来源:观点网)观点网讯:7月15日,据中建壹品物业公司公众号消息,中建壹品物业近期在物业服务领域取...
中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变更... 公告送出日期:2025年7月16日1 公告基本信息■2 新任高级管理人员的相关信息■3 离任高级管理...
最新或2023(历届)中学植树...  一、活动目的和意义  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给我们的家园增添一点绿色,为给学校发展作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