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卷”效应有望带动石化化工行业价值回归
创始人
2025-07-15 18:58:18
0

(来源:纪要头等座)

1、反内卷对化工行业整体影响

·政策背景与行业现状:反内卷氛围覆盖新兴与传统行业。光伏行业,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第55次制造业座谈会,召集14家头部光伏企业及行业协会负责人交流;水泥、钢铁、焦煤焦炭等传统行业也处于反内卷氛围。化工行业针对性政策少,但有间接影响,如乙烯投产节奏放缓,煤制烯烃等项目审批趋严,新疆煤气烯烃项目自2024年底批两个后进展慢。当前化工行业安全监管加强,因景气度降低企业安全投入减少,2025年上半年事故多,危险反应监管趋严;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12个子行业CR3超50%,部分达85%以上;局部子行业联合提价,如涤纶工业丝、有机硅、三氯蔗糖等,个别取得较好效果。

·下行周期分析:化工行业下行周期已较长。2022年下半年至2025年达三年半,历史上12年下半年至15年约3年,18年下半年至20年上半年约2年,当前为历史较长周期。估值上,2025年中信基础化工指数市净率约2.1倍,处2012年以来23%分位;化工龙头市净率约1.9倍,处12%分位,行业基本面与估值均处低位。当前油价约70,四季度回落至60概率大,利于成本端改善,推动行业拐点出现。

·反内卷应对策略:反内卷加速化工行业周期底部机会。高集中度(CR3超50%)促企业协同提价,社会反内卷氛围增加企业联合可能,企业通过联合提价、龙头合作自救。后续聚焦高集中度、高产能利用率、低新增产能的代表性子行业分析。

2、硅基产业链分析

·多晶硅市场现状:多晶硅市场自2021年紧缺后,2022年起整体呈现供大于求态势,2023-2025年这一趋势加剧且未缓解。2024年中国21家多晶硅企业合计产能约323万吨,同比增长超40%,涉及通威、协鑫等企业。2025年月产量约10万吨,供大于求突出。政策收储或于9月出初步结果,或影响多晶硅价格及产业链。

·工业硅市场表现:2025年工业硅价格低迷,期货价阶段性跌至7000元(接近龙头现金成本),源于需求不振。供给侧,龙头下调产销量,西南丰水季复产节奏放缓,云南开工率低于往年。近期价格反弹至8500元,行业现金流企稳,但因供给侧约束较松,价格大幅上行难度高。

·有机硅行业动态:受陶氏退出消息刺激,上周起有机硅受关注度提升。2025 -2026年处于投产真空期,截至5月产量同比增长近15%,但需求增速不及产量,价格调至一万出头,行业普遍亏损,企业或借机提价。产业链公司二季度业绩或为阶段性最差,后续环比改善,关注合盛硅业等企业。

3、草铵膦行业分析

·价格动态与竞争格局:近期草铵膦有涨价预期,中农立华数据显示,当前厂家排单交货紧张、现货偏紧,报价已小幅上行至4.6万元/吨。当前价格处于历史大底,2018年齐都化工布局草铵膦并与利尔竞争龙头地位,价格曾崩盘至9 -10万元成本线;此后两家企业协同,行业复苏带动价格回升至37万元。当前主要竞争者为内蒙古诚信,其名义产能7.5万吨,(更多实时纪要加微信:aileesir)但实际开工率远低于此,头部企业(包括诚信)均无法盈利,行业整体持续亏损。

·技术发展与投资机会:当前草铵膦体量达10万多吨,未来竞争重点在于精草铵膦。煤转化法依托普草为原材料,成本下行空间有限;若高酸酸法成功突破,企业有望大幅降低成本,成为关键技术节点。因此,精草铵膦技术推进情况更值得关注,草铵膦环节中重点关注龙头利尔化学的投资机会。

4、TDI/MDI行业分析

·TDI竞争格局与价格:全球竞争格局上,万华、BASF、科创是全球TDI产能最大的三家企业,2024年产能占比达72%;2025年万华福建二期36万吨TDI投产后,三家全球产能占比将提至76%,行业集中度高。国内呈3+2格局,3家国企为万华、沧州大化、甘肃银光,2家外企是巴斯夫、科创。当前万华国内产能占比52%,福建二期投产后,其TDI权益产能达133万吨,产能占比提升,对国内TDI价格影响大。价格与盈利方面,当前TDI价格12300元/吨,处2015年以来22%分位,接近历史最差盈利水平;2024年三季度以来,因行业有效供应增加、需求弱及万华低价策略,价格低位运行。若华鲁恒升荆州30万吨TDI项目(需解决光气资质)投产,行业格局将恶化;2026年前,万华推动TDI涨价动力强。叠加行业高集中度与低盈利现状,后续行业协同提价可能性高,TDI价格每涨1000元/吨,万华净利润增10亿元。

·MDI竞争格局与趋势:全球MDI行业有7家生产企业,万华产能最大,达380万吨,占全球产能34%;万华、巴斯夫、科创为前三,合计产能占比68%,行业呈高度寡头竞争。万华凭技术、规模及产业链一体化配套优势,MDI业务盈利好;科思创、亨斯曼等海外企业EBD为正、EBDRT为负,现金流与盈利压力大。贸易上,2025年美国对中国MDI加征61.5%关税,中国产品难进美国市场。当前全球MDI需求弱,欧洲需求下滑;若需求回暖,如欧洲重建,MDI盈利弹性大。此外,2026年万华即使MDI、TDI盈利不变,乙烷制乙烯改造、蓬莱基地减亏及电子材料减亏等项目也有望带来近30亿利润增量。

5、聚酯长丝/PTA分析

·长丝行业协同与产能:行业协同博弈的破坏因素主要包括企业扩产以扩大市场份额、新产能具备技术或成本优势、需求快速增长。当前这些破坏因素正逐步改善:需求虽保持增长但增速放缓至约6%,且不确定性增加,企业态度趋于求稳;行业技术进步停滞,PTA已完成新产能更新,保留250万吨以上单套装置,200万吨以下装置被淘汰,长丝则无进一步技术进步;头部企业集中度高,CR3 5占比达50 70%,难以通过大规模扩产提升市场份额,且大规模扩产会损伤自身利益。当前长丝处于微利状态,利润约100元/吨;PTA全行业亏损。未来一两年行业好转概率较高,长丝新增产能控制在每年5 -6套以内(主要由东坤、凤鸣扩产,恒益聚焦广西青州尼龙项目及煤化工项目,桐昆部分精力转向新疆煤化工项目),新增产能可被需求消化。尽管2025年可能为需求小年,但需求稍有好转仍有机会。

·PTA产能出清进展:PTA行业已低迷四五年,全行业亏损近两年。2025年为新产能投放尾声,今年下半年需消化胜宏250万吨、三房巷320万吨及新凤鸣300万吨产能,2025年行业仍较困难,但明年起无新产能投放,好转曙光显现。产能出清方面,200万吨以下装置基本停产,新增产能以大装置为主,企业采取“开大停小”策略,当前行业负荷未显著降低(PTA负荷80 85%,聚酯负荷九成多),产能过剩程度低于预期。建议关注2025年下半年对明后年行业整体上行趋势的预期。

6、瓶片行业分析

·行业格局与产能变化:瓶片行业在疫情前属于高集中度行业,CR4约为80%,主要因下游大型饮料企业准入门槛高、认证周期长,导致行业结构集中。行业集中度在近年进一步提升,CR4从2021年左右的约70%升至当前的约80%。产能方面,2021 -2025年行业产能接近翻倍,复合产量增速超20%,但当前产能增速已进入尾声,2025年产能增速降至约7%,未来可能继续下降。头部企业(如易胜、三方向、华润、万科)因资产负债表压力及上游供应链资产(如PTA、长丝等)影响融资能力,扩产意愿下降。2025年新增产能主要来自行业外部企业(如富海),后续产能增速预计较为缓慢。当前行业开工率约75%,对应利润接近零,部分时间处于亏损状态。

·供需与协同减产:从供需角度看,过去五年瓶片行业平均需求增速保持双位数。2025年上半年出口需求表现突出,增速近20%,主要得益于中国企业全产业链竞争优势,但其中包含部分抢出口因素,预计下半年20%的增速难以持续。长期来看,需求增长预计维持在5%-6%,其中出口增速约10%,内需增速约3%-4%,主要驱动力来自全球南方国家新兴市场需求增长(如东南亚国家当前PET瓶片渗透率较低,存在提升空间)(更多实时纪要加微信:aileesir)。为应对产能过剩(当前过剩产能不到500万吨,长期停产产能约130万吨),行业自2025年6月起协同减产20%,对应减产量约350万吨,基本可平衡过剩产能。减产效果显著,行业加工费从最差时的100余元修复至350元,但仅覆盖现金流成本,尚未达到正式利润修复状态。此次减产成功为行业积累了经验,未来在季节性淡季或可再次通过减产共渡难关。中期来看,行业具备集中度高、外需持续拉动、企业扩产意愿弱等优势,有利于破除内卷、恢复行业秩序和利润。国内企业中期将聚焦维持行业利润,而头部企业(如万凯)将通过海外扩张(2025年及2026年计划在尼日利亚、印尼等南方国家(需求增速高双位数)投资)实现量的增长。

7、草甘膦与染料分析

·草甘膦反内卷进展:草甘膦行业曾于2023年尝试反内卷协同,但因企业未能达成共识,最终以降价收场。与2023年行业处于明显去库周期不同,2025年草甘膦行业库存已回归正常水平,美国农化产品库存高频指标、先正达、安道麦、巴斯夫、拜尔等海外植保巨头库存水位均显示库存正常。需求端方面,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自2024年及2025年部分月份起,进口我国农化产品量同比正增长,需求形势优于2023年。价格走势上,草甘膦从春节低点约23000元/吨涨至当前25500元/吨,涨幅约2000元/吨,当前价格处于历史分位数约10%,中长期上涨空间充裕。供给端,2025年仅江山股份贵州项目一期或于年底投产,和邦、新龙泰等企业的新增产能预计延至2026或2027年后投放,行业进入新增产能真空期。海外方面,最大龙头孟山都受诉讼影响,开工可能不正常,全球供应格局存冲击。基于以上,本轮反内卷挺价有望延续,推荐关注兴发集团、新安股份、广信股份、扬农化工、江山股份、和邦生物等标的。

·染料行业协同案例:染料行业长期下行后近期关注度提升,与2024年四季度以来H酸价格上行相关。H酸是活性染料上游中间体,市场格局呈现非上市企业(如湖北楚源、内蒙古利源、大柴旦等)主导生产,而闰土股份、浙江龙盛、吉华等上市企业虽纸面上拥有超2万吨产能,但装置基本未开工,选择外采H酸生产活性染料。这种模式形成上下游协同:上市企业维持H酸低开工率,通过外采传导涨价至活性染料。按单耗计算,一吨活性染料消耗约0.25吨H酸,H酸价格上涨1万元/吨可传导活性染料涨价约2500元/吨,且实际传导中活性染料涨幅可能更高。若上下游维持良性开工率,涨价行情有望持续,推荐关注闰土股份、浙江龙盛、吉华集团、锦鸡股份等标的。

Q: 哪些情景可能破坏行业合作博弈?

A: 破坏行业合作博弈的情景主要包括:企业为扩大市场份额而新增产能;新进入的产能具备技术与成本优势;行业需求快速增长带来较大市场机会。

Q: 当前聚酯产业链各板块是否具备形成协同合作的条件?

A: 当前聚酯产业链多板块已逐步脱离破坏性竞争阶段,主要具备三方面条件:一是需求增速放缓且不确定性增加,企业经营倾向稳定;二是行业技术进步停滞;三是头部企业集中度高,大规模扩产将直接损害自身利益。叠加近年行业低迷期,困难环境下企业更易达成协同。

Q: 聚酯产业链未来一两年的预期如何?

A: 长丝行业今明两年新增产能控制在五六套以内,可被需求消化,需求改善时存在机会;PTA方面,(更多实时纪要加微信:aileesir)今年下半年需消化胜宏250万吨、三房巷320万吨、新凤鸣300万吨新增产能,年内仍面临压力;明年无新增产能,200万吨以下小产能已出清,行业开工率维持高位,整体产能无过剩,下半年起明后年有望呈现上行趋势。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以此作为投资依据出现任何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00后个性说说,幸福就是虽然上... 1.喜欢的人,之所以没备注,就是怕家里人发现不好解释。    2.给我六十斤的货物我肯定搬不动,给我...
优美的英文说说带翻译,QQ英文... 1.The worst feeling in the world is you can't fall...
谢祖墀:中国是他者,还是世界的... 原创:谢祖墀 秦朔朋友圈头图由豆包生成中国的崛起引发了各界对她的成因与影响的高度关注。不同的观察者对...
中润资源A股股东户数减少200... 7月14日消息,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10日,中润资源A股股东总户数为4.6万户,较上期(20...
上市租赁公司公告,半年巨亏18... (来源:租赁小哥)渤海租赁老牌租赁公司,第一个A股上市的租赁公司;当初飞机租赁、平台业务、内保外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