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网
黑龙江省孙吴县是一座边境小城,常住人口仅有7万余人,这个不起眼的县城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下大力气持续做优“牛经济”、做精“麻产业”、做特“汁链条”,还想方设法让各个产业间发生化学反应,让产业发展更科学,百姓获得感更强,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做优“牛经济”
孙吴县所处的北纬49°,是公认的“最佳养牛带”。这里昼夜温差大,拥有长达近150天的严寒天气,加上丰富的草场、秸秆和大果沙棘,为牛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当地不少农户都养殖过肉牛,养牛有经验也有感情。
2016年孙吴县经过多方考证,从澳大利亚引进Ⅰ类系谱纯种安格斯肉牛。多年来在政策的引领和助推下,这里的安格斯肉牛产业发展迅猛,2018年被中国特产协会授予“中国安格斯肉牛之乡”荣誉称号。安格斯肉牛。(孙吴县委宣传部供图)近日,记者走进孙吴县红旗乡建设村的一处黑尊牛牧场,只见一头头乌黑锃亮、戴着数字耳标的安格斯牛在悠闲漫步,不远处三五成群的母牛伸进食槽津津有味地嚼着草料,月龄较小的牛犊在顽皮地嬉闹。它们的脚下都铺着软软的汉麻草甸,在牛舍周围放置的音箱里传出悦耳的音乐。
黑龙江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赵晓川多年来为孙吴肉牛产业提供技术保障。他说安格斯牛性格活泼、好动,有时有点小暴躁,为了让它们健康成长,结合孙吴的特色产业制定了解决方案。
孙吴是“中国汉麻之乡”,汉麻本身有抑菌杀菌的功效,睡在汉麻床上有利于牛的健康;同时孙吴还是“中国大果沙棘之乡”,做完饮料后的果渣含充足的维C,可以将其拌进牛饲料里,再放上轻松愉悦的交响乐,这三者融合在一起,产出的牛肉特别细嫩、鲜美。
黑尊牛产业集团董事长岳永超说,为了扶持安格斯牛的发展,孙吴县采取“政府引导、合作社运作、金融支撑、保单担保”四位一体模式,连续出台6项产业扶持政策,极大激发了养牛户的积极性。目前全县规模化养殖场发展到23个,标准化安格斯肉牛养殖场达5个,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有3个,犇兴肉牛养殖合作社成为省级安格斯牛核心育种场和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 ,安格斯肉牛存栏量已突破万头。安格斯肉牛。(孙吴县委宣传部供图)孙吴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余强告诉记者,经过几届班子不懈努力,当地基本形成了集生态养殖、精深加工、市场营销、科技研发与冷链物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并且成功塑造“黑尊牛”高端牛肉品牌,2025年3月获得绿色食品标志,成为黑龙江省内首家获此殊荣的安格斯肉牛企业。
王余强说,孙吴是“中国安格斯肉牛之乡”“中国大果沙棘之乡”和“中国汉麻之乡”,通过养殖安格斯肉牛,把三个产业紧密结合到一起,形成产业间互补、共赢。2025年安格斯肉牛全产业链收入预计突破一亿元,带动600余人就业。下一步孙吴就要申报国家级核心育种场,扩大存栏量,做大下游的屠宰加工和市场渠道,让产业发展更多惠及百姓,通过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做精“麻产业”
走进位于孙吴县经济开发区的汉麻博物馆,仿佛走进汉麻产品的大观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米高的汉麻植物,原麻、麻线和麻绳次第排开,汉麻服饰、家纺用品等制成品挂在展架上,汉麻制成的化妆品、食品、保健品整齐摆放在展台上,这里的博物馆用文字、图片、实物,展示了汉麻在世界各地的起源与传播、不同时期汉麻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孙吴发展汉麻产业的历史进程。
黑龙江孙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闫先德说:“孙吴汉麻广受好评,在‘麻圈’十分有名。”主要原因在于孙吴地处北纬49°的高纬寒地区,在汉麻生长过程中,由于天气寒冷造就了汉麻纤维素含量高,木质素含量低;在汉麻成熟阶段由于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汉麻日晒夜露,天然脱胶,因而孙吴汉麻在分裂度和麻束断裂比强度、麻束纤维拉力等方面,高于国家标准1到1.5倍,黑龙江省纤维检验局2018年、2020年均以孙吴汉麻纤维指标制定了全省汉麻纤维地方行业标准。
汉麻产业是孙吴县的另一大特色支柱产业。孙吴县汉麻种植面积连续9年在全国领先,今年辰清镇就种植汉麻3万亩,通过“企业+农业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农业,带动农户增收。汉麻种植田。(孙吴县委宣传部供图)孙吴县发展汉麻产业“有基础、有优势、有创意”,1977年孙吴就有国营的纺纱厂,1982年建成了孙吴的亚麻厂。从2012年开始发展汉麻产业,当时试种了500亩,到2024年,全县汉麻种植面积达到了9.2万亩,还带动周边市县种植了6万亩。近年来,孙吴县依托独有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思路,全力推动汉麻产业发展。
2016年、2018年,孙吴县举办两届“中国汉麻发展·孙吴论坛”;2018年,与黑龙江省农科院经作所共同建立了汉麻产业研发中心,建设了汉麻种质创新基地,提升汉麻的科技创新能力;2019年被中国麻纺织行业协会授予“中国汉麻之乡”荣誉称号;2023年10月,孙吴县政府与省农科院经济作物所签署科研合作协议,双方在联合育种、示范合作、技术培训、合作研发、产业链延伸等五个方面深入合作;2024年12月,由孙吴县与省农科院共同开发的汉麻新品种“孙麻1号”顺利晋级2024年省区域试验。
为了扶持汉麻产业的发展,孙吴县成立了汉麻协会,现有汉麻种植加工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成员48家,全县年产汉麻纤维8000余吨,初加工能力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做特“汁链条”
孙吴县地处小兴安岭北麓,拥有桦树资源3.2万公顷,可采桦树液面积9300公顷,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2025年孙吴县引进了天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了桦树汁的全产业链,推出了网红桦树汁饮品,带动了森林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黑龙江省天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马超介绍,每年的4月中下旬到5月初,是采集桦树液的最佳时间,这时候春寒料峭,工人们会选择胸径20公分以上的桦树,在树干上打一个孔,用导流管连接着无菌收集袋取液,每棵树每天平均采集5至8千克的汁液,桦树汁富含17种氨基酸和8种微量元素,是真正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今年我们采集了8000多吨的桦树汁,储备量能在全省加工企业中排名前列,这个项目投产后,预计今年能完成8000吨的桦树汁加工,实现1800万瓶产品产出,达成1.8亿元综合产值目标。在孙吴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准备继续建设一个6000平方米冷库,明年储量至少能达到10000吨。在今年的哈洽会上,我们生产的桦树汁100%原汁、桦树汁10倍浓缩液、桦树汁发酵饮品一经面世,就供不应求,这更坚定了我们发展的信心。”马超信心满满地说。白桦树林。(孙吴县委宣传部供图)王余强说,推动发展的前提是做好保护。在采集过程中,孙吴县坚持保护性、规范化原则,制定了桦树汁采集管理方案,规定三年轮采,不得反复采集同一片林。同时购置履带式运输车解决运输难题,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孙吴县委书记刘淼群介绍,孙吴县正在按照国家和省里的要求,全力投入“县域经济突破年”行动,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在产业设计上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引领作用,与市场“看不见的手”密切呼应,因地制宜发展安格斯肉牛、汉麻、桦树汁、沙棘四大特色产业,下大力气建链补链强链,力求打破经济总量小、增长速度慢、产业结构不优的困境,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让边境小城真正变成令人向往的边境名城。
孙吴的独特发展路径告诉我们,一个城市无论大小,在发展中是否找到自己的独特优势,并且做长长板是能否成功的关键。
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