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哐当!”清晨七点的长春都市圈西环高速公路工地,旋挖钻机的轰鸣已刺破热浪,钢筋笼与地面碰撞的脆响惊起几只飞鸟。七月的骄阳刚爬上山头,地面温度已突破35℃,工人们的安全帽檐下已渗出细密汗珠,一场与高温赛跑的施工会战,正随着日出在春城大地上拉开序幕。
正午时分,预制梁场成了名副其实的“蒸笼”。温度计指针牢牢钉在37℃,混凝土蒸腾的热气混着机械运转的热浪扑面而来,站在原地片刻便觉皮肤发烫。钢筋绑扎工张师傅正弓着腰固定钢筋,汗珠顺着脸颊滑落,砸在滚烫的钢筋上瞬间蒸发,留下淡淡的水痕。他抬手用袖口一抹脸,深蓝色工装后背早已洇出大片深色,袖口边缘结着圈白色的盐渍。“你看这钢筋间距,差一毫米都不行!”他拍了拍刚绑扎好的钢筋骨架,声音因高温有些沙哑,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手中的扎丝仍在指尖灵活翻飞。不远处的蒸养棚外,技术员小李盯着仪表屏,汗水顺着脖颈流进衣领,他却顾不上擦——屏幕上的温度、湿度数据必须实时监控,确保每片梁在“桑拿房”里养出“好筋骨”。
桥梁桩基施工现场更是毫无遮蔽的“烤场”。阳光直射下,裸露的钢筋被晒得发烫,徒手触摸便能感到灼痛。旋挖钻机长臂挥舞,钻头钻进地层深处,飞溅的泥浆落在工人老王的工装上,不到半分钟就被烈日烤成浅褐色的泥斑。“来,搭把手!”他喊着同事一起调整钢筋笼位置,黝黑的胳膊上汗珠滚成串,滴在滚烫的钢板上“滋啦”作响,瞬间化作一缕白烟。焊花在烈日下迸溅出金色火花,与工人额头上的汗珠交相辉映,照亮他们紧盯焊接口的专注眼神:“桩基是桥的‘脚’,这‘脚’得踩实了,桥才能立得住!”
最“火热”的战场当属沥青摊铺现场。下午两点,160℃的沥青混合料从摊铺机中倾泻而下,热浪如潮水般向四周扩散,站在三米外都能感到皮肤灼痛。摊铺机操作手王师傅在密闭驾驶室内紧握操纵杆,汗水顺着脸颊流进嘴角,他只是猛灌一口凉水,视线始终不离前方的摊铺厚度标记。“这沥青就得趁‘热’铺,温度够了压实度才达标!”他话音刚落,身后的压路机便紧随而上,滚轮碾过路面发出“滋滋”声响,热浪裹着沥青味扑面而来,司机师傅的工作服后背已能拧出水来。
日暮时分,夕阳将工地染成金红色,工地上的机械仍在轰鸣。建设者们的身影在余晖中忙碌穿梭,有的在检查钢筋绑扎质量,有的在测量路基平整度,有的在给机械加水降温……尽管脸上写满疲惫,脚下的步伐却丝毫未慢。截至目前,这条长春现代化都市圈的“关键动脉”已完成路基工程84%、桥梁下部结构92%、梁板架设74%,在高温“烤验”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前延伸。
当夜色渐浓,工地灯光亮起,机器轰鸣与虫鸣交织成独特的“夏夜施工曲”。建设者们用汗水浸润每一寸土地,用坚守对抗烈日酷暑,在热浪滚滚的工地上,正书写着“战高温、抢工期、保通车”的热血篇章——这条通衢大道,终将在他们的手中加速成型,为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跑出滚烫的交通“加速度”。
来源:彩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