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权改革“金钥匙”解锁民乐“绿富密码”
创始人
2025-07-15 17:08:41
0

明晰产权与规模经营贯通,资源保护与价值转化融合

林权改革“金钥匙”解锁民乐“绿富密码”

  张洁 徐晓龙 金振光

  近年来,民乐县紧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金钥匙”,锚定“生态立县”战略定位,以林长制为牵引,将明晰产权与规模经营贯通、资源保护与价值转化融合,蹚出一条生态质量提升、林业产业升级、农民持续增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县域发展的“绿色提款机”和乡村振兴的“活力源泉”。

  精准确权

  让山林产权有“数”更有“据”

  构建“县级统筹、镇级推进、村级落实”三级联动机制,组建攻坚专班,建立“问题收集——分类处置——跟踪反馈”闭环管理体系,解决权属不清、界限模糊等问题。运用卫星遥感、GIS地理信息系统等数字化技术,开展林地资源“地毯式”清查,建立动态更新的集体林地矢量数据库。目前,全县已完成3250份林权档案梳理,勘测1250宗宗地,发放(换发)108本不动产权证书(其中国有林地70本,集体林地38本),实现“图、表、册”与“人、地、证”精准对应,彻底终结“山林糊涂账”,为林业资源有序流转、高效开发提供坚实保障。林农们手持“红本本”,发展林业产业的底气更足、信心更强。

  模式创新

  让绿色资源“活”起来“火”起来

  跳出“就林论林”的传统思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多元化林业发展模式,推动单一林业向复合经济转型。在林下经济领域,创新推广“林药套种”“林下养殖”等立体经营模式,在南古镇打造1.1万亩林下经济示范区,建成4000亩林下中药材种植试验区。通过“国有企业+村集体+农户”合作模式,引导农户发展柴胡、黄芪等中药材种植。如今,昔日闲置的林地变身“绿色药库”,参与农户年均增收超万元。在生态文旅融合方面,依托祁连山独特生态资源和扁都口生态休闲旅游区,打造“祁连山生态游”品牌,建成林展馆、森林康养步道等特色项目,推出生态研学、康养度假等旅游产品,年接待游客23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00万元。此外,延伸林产品加工链条,培育48个专业合作社、12家龙头企业和55个初加工作坊,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让林产品身价倍增。

  金融赋能

  让沉睡资源变身“流动资本”

  针对林业发展融资难题,该县创新绿色金融服务,打通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的通道。推出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建立“政银担投”联动机制,以瀚青林草公司林权为抵押,获得570.59万元贷款,解决林业经营主体资金短缺问题。积极开发林业碳汇CCER项目,创新“企业碳中和履约”“集体碳汇收益”等模式,吸引600余万元社会资本投入,营造1200亩碳汇公益林。通过金融赋能,林业资源实现从“沉睡”到“唤醒”、从“资源”到“资本”的华丽转身,为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全民守护

  让绿水青山永驻“高颜值”

  将林权改革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管护格局。健全县、镇、村三级林长体系,10名县级林长、71名镇级林长、344名村级林长常态化开展巡林工作,累计巡林3500余次,及时发现并解决森林资源保护问题。组建专业化管护队伍,聘用439名生态护林员、162名草原管护员,利用GPS定位、智慧巡护系统,实现管护全覆盖、无死角。此外,通过建设生态科普基地、开展主题宣传活动等方式,引导群众树立“保护即发展”理念,形成全民护绿、爱绿、增绿的良好氛围。如今,该县林地管护率达100%,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四率”全面达标,绿水青山颜值更高、价值更佳。

  从确权明责到模式创新,从金融赋能到全民守护,民乐县通过林权改革激活绿美经济,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生动范例。

责任编辑:葛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兵团持续刷新农村公路建设“进度... 本报乌鲁木齐讯(全媒体记者 陈琼 实习生 张馨睿) 近日,全长3.105公里的一师十六团一连...
企业代际传承须尽早谋划减少不确...   证券时报记者 ​王小伟  娃哈哈、杉杉股份、老干妈等公司或品牌,在“交班”中都出现多重不确定性,...
奶茶飘香处 心结渐解开 7月11日,十师一八五团司法所干警在“一壶奶茶”调解室为居民调解纠纷。 刘锦安 摄 ●兵团...
看准方向坚定信心高效行动更有作...     7月15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来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
最新或2023(历届)清明节活...  各位宗亲、各位来宾:  今天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节,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