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微博
#南财V快评#【大学的刀,砍错了人】私德被扣上国家罪帽,侵权的乌克兰选手逍遥法外,挨刀的却是中国女生。2024年12月,大连工业大学女学生与乌克兰已婚电竞选手发生关系,对方转头将未打码私密视频发布于粉丝群,标注中国女性为“Easy Girl”。这场恶意羞辱全球传播后,大连工业大学于2025年7月8日发布公告:以“与外国人不正当交往,有损国格、校誉”为由,拟开除女学生学籍。 私人情感选择属于道德范畴,校规中“不正当交往”定义模糊,将个人行为强行绑定国家形象,上纲上线。 真正践踏中国国格的,是传播隐私、侮辱中国女性的那个乌克兰电竞选手他涉嫌侵犯隐私权、传播淫秽物品,却因外籍身份离境而零追责,甚至继续活跃于电竞圈。胡锡进也发文说:“女生行为上升不到有损国格,真正损害国格的是校方处理方式。” 更令人愤慨的是校方对学生的“二次绞杀”。 公告直接使用女生全名,导致其个人信息全网曝光,遭遇人肉搜索与网暴。 《民法典》明确保护公民隐私权,校方却以“维护校誉”之名公开处刑,既涉嫌行政违法,更背叛教育者的保护责任。 当一所高校对外籍侵权者装聋作哑,却对本国女生高举“国格”大刀时; 当规则沦为选择性制裁弱者的工具,教育的温度彻底熄灭。 真正的国格尊严,不在惩罚“不完美受害者”中树立,而在捍卫每个公民的隐私与公正时彰显。教育者的刀锋该指向谁? 是那个按下发送键的乌克兰选手,还是被推上祭坛的中国女孩?答案,决定一所大学的灵魂底色。
上一篇:工行廊坊分行强化防非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