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7月14日收盘,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931024)上涨0.08%,成分股国联民生(01456)上涨11.28%,首程控股(00697)上涨3.58%,中信金融资产(02799)上涨3.13%,阳光保险(06963)上涨3.09%,广发证券(01776)上涨2.87%。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7月14日收盘,港股通非银ETF(513750)自4月10日低点至今累计上涨42.84%。
流动性方面,港股通非银ETF换手18.46%,全天成交12.79亿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7月14日,港股通非银ETF近1周日均成交18.60亿元。
规模方面,截至2025年7月14日,港股通非银ETF最新规模达72.38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份额方面,港股通非银ETF最新份额达46.36亿份,创成立以来新高。
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港股通非银ETF近9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8.20亿元净流入,合计“吸金”24.16亿元,近半年累计净流入超过57亿元。
截至7月14日,港股通非银ETF近1年净值上涨71.10%,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50/2909,居于前1.72%。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7月14日,港股通非银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31.47%,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38.25%,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7.04%。截至2025年7月14日,港股通非银ETF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22.62%。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931024)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中国平安(02318)、友邦保险(01299)、香港交易所(00388)、中国人寿(02628)、中国太保(02601)、中国财险(02328)、中国人民保险集团(01339)、新华保险(01336)、中信证券(06030)、ESR(01821),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7.92%。值得一提的是,该指数前三大重仓股中国平安、友邦保险、香港交易所占比均超14%;此外还包含稳定币概念股众安在线、光大控股!
7月11日,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明确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全面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同时要求国有商业保险公司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注重稳健经营,增强投资管理能力。
国泰海通在近日研报中指出,7月11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进一步强化对经营效益类指标的长周期考核,预计这将有助于险资提高对短期波动的容忍度,更加注重长期价值投资,从而提升盈利稳定性。
稳定币方面,随着8月《稳定币发行人条例》即将生效,香港虚拟资产领域的合规化进程显著加速。截至2025年7月10日,香港证监会官网显示,共有42家机构获批升级“1号牌”,支持虚拟资产交易服务,其中大多数为券商。
中信证券认为,中国香港发展虚拟资产的战略决心明确,依托成熟的金融基建与国际化的监管框架,虚拟资产产业发展迅猛。在此趋势下,传统金融机构持续强化牌照及业务布局。
港股通非银ETF(513750):市场首只且唯一一只跟踪港股非银指数的ETF,不受QDII额度限制;其中牛市“第二旗手”保险占比超6成。从港股通证券范围中选取符合非银行金融主题的不超过50家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港股通范围内非银行金融主题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场外联接(A类:020500;C类:02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