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远东资信)
7月14日,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简称“远东资信”)举办博士后开题报告会(简称“报告会”)。由远东资信名誉董事长邢军博士,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袁志刚、孙立坚,远东资信副董事长施建军、副总裁卢志怀组成的专家评审组,对博士后研究员赵恒的开题报告进行评审。上海市人才局刘栋作为特邀嘉宾参加报告会。
当前国际经济、金融格局持续演变,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与变革成为了全球经济的关键议题。报告会以“国际货币体系研究”为主题,旨在深化对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理解,探索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赵恒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目标、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通过构建多国DSGE模型,系统分析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旨在为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新角色提供理论研究支持和实践建议。评审组各位专家一一进行学术评价。
邢军博士深入分析了美元体系网络的形成过程、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和机遇。他指出,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是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提升影响力的关键。他强调,中国产业链的优势和新质生产力是支撑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基础,信用评级机构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可以通过提供专业的信用评估服务,增强国际市场对人民币资产的信心。“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人民币的竞争优势,以及如何利用中国的产业优势和创新能力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邢军博士建议。
袁志刚教授对赵恒博士课题使用的多国DSGE模型进行了专业指导,并提出了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可能呈现出“一超(美元)两强(人民币、欧元)”的格局。袁教授强调,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需要进一步推动金融改革,以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孙立坚教授从货币背后的交易网络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美元货币锚的深层次原因——美国的创新能力。孙教授提出,货币的竞争不仅仅是经济实力的较量,更是创新能力和交易网络的比拼。
远东资信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自2020年11月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培养信用评级行业的高层次研究人才,提升行业的理论与科技水平。此次报告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展现了远东资信在推动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结合方面的决心和能力。随着国际货币体系的不断变革,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深入研究国际货币体系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有望助力我国在国际金融舞台上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推动经济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远东资信将继续支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高质量发展,为推动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