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安晚报
甫进山西,一股醇厚的气息扑面而来,裹着我们这群稚气未脱的少年,踏上了一场追寻时光印记的晋北古建研学之旅。
旅程首日,晋祠的殿堂楼阁如画般徐徐展开。最让我震撼的是那棵三千年的周柏,树干粗壮得几个人都抱不住。晚间的山西会馆灯火通明,老师教我们把面团捏成栲栳栳、面鱼鱼。我笨手笨脚地揉面团,结果做出来的形状歪歪扭扭。虽然卖相不好,但蒸熟后蘸着酱料吃,味道竟然特别香!
翌日,我们去了云冈石窟。每一尊佛像都雕刻得极其精细,最大的有十几米高,那宏伟气势令人屏息凝神。走进华严寺,寺庙里的建筑全是木结构的,屋檐翘起,像展翅欲飞的鸟。
第三天参观的悬空寺是我最期待的地方。远远望去,整座寺庙就像挂在悬崖上一样,危立千载,令人心悬一线。应县木塔更像是一位宽厚老者,站立了九百多年。当我们走近了才发现,它已经开始倾斜了。原来上世纪三十年代,一位法师觉得塔内光线太暗,让人拆掉了几面承重墙,木塔失去了部分支撑,开始慢慢倾斜。当小伙伴们都在惋惜时,老师安慰我们说,科学家们用现代技术监测着它的每一丝变化,确保它不会再继续倾斜。
行程的终点在醋香中发酵。东湖醋园里的一口口老瓮如沉默的卫士,褐色醋浆在瓮口翻涌起酸涩的云雾,熏得我们眯起眼睛却笑声不断。当这浓烈的醋香在山西博物院的青铜展厅里再度浮现时,鸟尊的羽纹、侯马盟书的字痕,忽然都鲜活起来,醋曲的微生物、青铜的绿锈、佛窟的砂岩,原来皆是这片土地用不同语言书写的同一部文明史诗。
离晋那天,在飞机上俯瞰绵延山脉,悬空寺的惊鸿一瞥、木塔风铃的清音、醋园熏眼的酸雾,最终在记忆里沉淀为厚重的一册无字书。原来真正的旅行,不在双足跋涉的距离,而在于古老大地叩击心弦时,那一声悠长的回响。它让我懂得,华夏的血脉从未凝固,它只是以更沉默的方式,在每一道砖缝、每一滴醋露、每一双眼睛里,奔涌不息。
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八(14)班陈游心
指导老师:徐健
上一篇:袋子在手中晃悠
下一篇:高精尖气象科技助力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