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富玲燕 通讯员 冯龚凝
本报讯 “嘉兴消防提醒您:电动自行车要规范充停,严禁‘进楼入户’!”昨天下午,在嘉兴市南湖区新嘉街道的一个共享电动车停放点,居民李梦扫码解锁车辆时,突然响起的语音提示让她愣了一下,随即她会心一笑,“这个提醒挺及时的,前两天还看到小区群里说有人把电动自行车推进楼道充电,确实不安全。”
李梦的经历正是嘉兴市消防救援支队创新宣传方式的生动写照。近日,嘉兴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市交通局,携手哈啰、美团、青桔等共享出行平台,在全市18500辆共享电动自行车上推出消防安全语音提醒功能。这些穿梭在街头的车辆,从此变身为移动的消防宣传站,让安全警示随着车轮的转动传遍千家万户。
除了李梦听到的提示外,市民在扫码用车或归还车辆时,还会听到“嘉兴消防提醒您:电池别进家,充电去车棚,安全千万家”等消防安全语音提示。这些提示语直击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要害:既点出“进楼入户”“电池入家”等常见安全隐患,也明确了“车棚充电”“规范停放”等正确做法,巧妙地将消防安全知识融入市民日常出行场景中。
“每次骑车都能听到提醒,慢慢就记住了规范充电的要点,这种方式很接地气。”市民王伟在扫码用车后,对这一贴心设计连连称赞。像王伟这样的市民不在少数,不少人表示,这种在使用共享电动车时接收到的提醒,比单纯看海报、听讲座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记住。
这些“会说话”的共享电动车穿梭于禾城的大街小巷,不仅成为流动的消防宣传平台,更在无形中提升着市民的安全意识。每当市民扫码用车时,这些语音提示就像一位随行的安全顾问,将消防安全知识转化为日常行为习惯。从“听到”到“记住”,再到“做到”,这种创新的宣传方式正在推动形成“人人关注消防、人人参与安全”的消防安全治理新格局。
“把安全提示嵌入日常出行场景,比传统宣传更入脑入心。”嘉兴市消防救援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创新举措有效扩大了消防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消防安全知识以更贴近生活的方式走进市民心中,为构建“平安嘉兴”增添了新的助力。
下一篇:当非遗传承人变身“普法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