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贵州省卫生健康委获悉,经过多年努力,贵州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6年的12.69%稳步提升至2024年的32.52%,实现“九连升”。
近年来,我省以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为目标,大力实施整体提升卫生健康水平攻坚行动计划“七个专项行动”,通过创新科普形式、完善健康教育体系、优化健康支持环境等举措,倡导全社会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好地重视健康、维护健康、享受健康。
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必不可缺。为此,我省组建了贵州省健康科普专家库,累计遴选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605名。这些专家积极投身到健康教育和健康科普之中,紧紧围绕《健康素养66条》内容,制作了大量形式多样的健康科普作品。截至2024年,我省开发了图文、视频、音频、文字、互联网新技术(如AR、VR)等5大类健康科普作品800件,健康科普资源库共评选入库作品2488件,开发健康科普宣传材料750余件。这些科普作品借助全省各级广播电视台、报刊等主流媒体,以及医疗卫生机构健康宣传阵地进行广泛传播,让群众获取健康知识更加便捷。
同时,基层医疗机构通过健康讲座、入户宣讲等方式,将健康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健康知识宣传标语、海报在医院、社区、企业、学校随处可见。越来越多的群众正从“被动接受健康知识”转变为“主动管理健康”。
健康支持性环境是提升居民健康素养的重要举措。多年来,我省依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健康素养促进项目,以健康乡镇、健康村居、健康企业、健康学校、健康家庭等健康细胞建设为切入点,在全省9个市州持续推进健康县区建设。截至2024年底,全省已有78个县区通过国家级或省级健康县区评估,占全省县区总数的87.64%。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健康理念的深入贯彻,我省无烟环境建设成效显著,通过开展无烟党政机关建设、推进控烟宣传进校园等措施,营造了良好的无烟环境。截至2024年底,全省9个市州7364家党政机关100%建成无烟党政机关,为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作表率。
此外,我省还深入实施脱贫地区健康促进行动,在全省724个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点开展“新市民健康新生活”建设,帮助搬迁居民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未来,我省将结合健康贵州行动,重点抓好健康促进队伍建设,提高健康科普质量,开展体重管理年等活动,推动“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深入人心,让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社会新风尚。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常青)
(《贵州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实现“九连升”》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