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提品质 乡村增魅力
创始人
2025-07-15 07:22:14
0

转自:河北日报

廊坊积极更新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城市提品质 乡村增魅力

5月24日航拍的廊坊市区人民公园。 陈 童摄 7月4日航拍的永清县龙虎庄乡前店村的新民居。庞趁友摄

□刘 杰 王洋洋 曾儒奇

路网骨架快速拓展,老旧小区焕然一新,街头巷尾绿意盎然,人居环境持续优化……对于廊坊而言,实施城市更新,正从原来的还清历史旧账,提升为打造未来城市的动力引擎,托举起群众宜居安居乐居的幸福梦想。

廊坊市住建局局长苏振东介绍,去年以来,廊坊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速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弱项,同时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城市提品质、乡村增魅力,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更新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2025年廊坊经洽会召开前夕,廊坊市区新开路(金源道—北环路)、金源道(新华路—新开路)和汇源道(永兴路—银河路)正式通车。打通这3条“断头路”,串联起原本割裂的交通网络,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极大方便了周边群众的交通出行。“‘断头路’修通了,再也不用绕路了,上班和日常出行更方便,省了不少时间。”廊坊市民陈丽说。

市政道路如同城市的“毛细血管”,承载着城市运行的“微循环”。今年,廊坊坚持把市政道路扩容提质作为“惠民生、补短板、促发展”的重要载体,拉开城市框架,打通“断头路”,让群众出行更方便更快捷。

随着“断头路”打通工程收尾工作加速推进,一条条崭新的道路将呈现在市民面前,城市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

廊坊市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推进市政道路扩容提质、老旧管网更新改造等一批惠及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切实把群众身边的事情办好,努力让城市更美好、百姓更幸福。

“以前一下雨,小区里到处是积水,污水井盖还会冒溢,臭味难闻。现在可不一样了,雨水排得快,污水不再乱流,小区环境焕然一新,住着舒心多了!”广阳区向平里小区居民刘家瑞高兴地说。

向平里小区污水管道年久堵塞,每逢雨天经常出现积水。向平里(廊万路—步行街)老旧管网更新改造工程在向平里路段新增设一条直径400毫米的污水管道,使小区雨水和污水彻底分离,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雨污分流改造是市政工程,更是民生工程。今年,廊坊市住建局全面实施市区老旧管网更新改造工程,主要完成富华路、康宁道等21条城区街巷胡同合流管道更新改造,共计8.5公里,进一步减少污水溢流,降低城市内涝风险。

“市区老旧管网更新改造工程自3月底实施以来,我们合理配备人员、机械、材料等,多路段平行推进,在确保质量效果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减少对市民出行影响,实现‘短、平、快’的施工要求。”廊坊市住建局市政设施建设中心项目负责人李嘉琦介绍。

目前,富华路、康福道、新春路、春阳路等11条路段已完成改造,华春里、万方街、新意街、清河街等路段正加快推进,将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有效解决雨污混流、城市内涝和污水冒溢等问题,为居民生活环境提质。

为让城市更新成果惠及更多群众,今年,廊坊市主城区启动永兴路、平安大道、北环路道路工程及北外环雨水泵站工程建设,推进市人民医院(迁建)配套路网及排水工程、廊坊热电二期工程建设,使城市韧性和承载力持续提升。

打造更高品质城市宜居环境

“楼体墙面粉刷了,停车、锻炼都比以前方便多了!”安次区常青家园小区居民孙伯涛走在小区宽敞的水泥路面上,看着焕然一新的家园,十分开心。

常青家园小区15栋楼房的房龄有26年,有住户898户。由于年久失修,管网破损严重,墙体破旧,小区绿化损毁,急需改造。2023年改造完成后,小区雨水管网通畅,道路平整干净,健身设施齐全,面貌发生很大变化。

“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城市形象、增进民众福祉的重要民生工程。”苏振东说,近年来,廊坊以绣花功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提升建筑质量及安全水平,改出了群众的幸福新生活。2024年,全市共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9个,惠及约6000户居民。

7月9日,在永清县城9个老旧小区改造施工现场,工人们正有序开展路面提升、楼顶防水等施工作业。“目前已完成外墙粉刷、雨污管网改造、楼道粉刷等施工,预计9月初提前完成工程建设任务。”永清县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负责人龙学兵介绍。

该项目是2024年老旧小区改造增补项目,是永清城市更新行动的关键一环,涉及花苑A区、供电小区等9个小区的51栋楼,改造面积超16万平方米,惠及1400户居民,将提升县城整体形象与品质,让居民在城市更新中居住体验更佳、获得感更强。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打造更高品质、更高颜值的城市宜居环境,让居民幸福感不断加强。仅2024年,廊坊就建成棚改安置房2446套,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667套,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360万元,发放公租房补贴198户共计23万元,有效满足城镇困难家庭、新市民等群体的住房需求。

为让百姓住得舒心,廊坊市今年将改造完成老旧小区28个,惠及136栋楼的4626户居民;建成7个棚户区改造安置房项目,交付安置房4346套;启动63套城市危旧房改造,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696套,实现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在廊坊市区丹凤公园,每天有不少市民相约到此,或到广场上跳舞健身,或驻足花丛间打卡拍照。“现在的廊坊,就像一个大公园,真是漂亮得很!”正在跳舞的市民张慧敏兴奋地说。

“城在林中建,人在园中游。”一个个城市公园特色鲜明、景观秀丽、内涵丰厚,令人心旷神怡。漫步在廊坊的街头巷尾,目之所及皆是绿意盎然,一幅生态宜居的鲜活图景徐徐展开。

大力提升乡村颜值和魅力

坚持科学规划、精细管理,廊坊高标准、快节奏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乡村宜居品质大幅提高,颜值、魅力同步提升。

走进固安县固安镇早科村,映入眼帘的是宽阔整洁的乡村道路,还有整齐排列、新颖别致的农家小院。“乡村道路宽敞又整洁,走到哪儿都干干净净的,自来水和天然气都有了,跟城里的生活没啥两样!”谈及村里的变化,村民张志远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永清县刘街乡土楼胜利村村民李桂强。该村通过建立“网格化+常态化”管理机制,实现环境整治有人员、有标准、有监督的良性循环,让村庄环境从“一时美”迈向“长久美”。

随着乡村全面振兴的深入实施和城乡融合发展进程的稳步推进,廊坊农村群众的生活方式正悄然发生新变化,实现人居环境大提升、农村面貌大变样、村民生活大提质。

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廊坊持续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设施设备。目前,该市建有垃圾转运站119座、垃圾收集站(点)2.97万处,运行垃圾收集车、运输车8268辆,实现“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城乡一体化治理模式全覆盖。

7月8日,笔者走进装配式农村住房建设省级试点——香河县淑阳镇姬止务村,一栋简洁美观的民居映入眼帘。“这栋住房采取装配式农村住房建造模式,房子安全有保障,居住更舒适,且与传统砖混房相比,建造时间至少缩短了一半。”廊坊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村镇建设科负责人张天翼介绍。

“没想到房子建得这么快,住着既舒适又安心,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大大提升!”该村村民周艳青对新建的装配式农房甚是满意。

为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廊坊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各县(市、区)指导农户建设样式美观、安全可靠、功能现代、节能环保的装配式农村住房。在去年完工274套装配式农村住房基础上,该市今年共有166套装配式农村住房纳入省级试点任务,已竣工85套,剩余81套正在加紧施工。

为给装配式农村住房试点建设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廊坊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积极组织各县(市、区)开展装配式农村住房建设工匠培训,创新采用线下和线上网络课堂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工匠163人,确保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博瑞传播跌1.85%,成交额2... 7月15日,博瑞传播跌1.85%,成交额2.84亿元,换手率4.88%,总市值57.95亿元。异动分...
数据ETF(516000)涨2... 7月15日,华夏中证大数据产业ETF(516000)收盘涨2.58%,成交额2285.60万元。数据...
生物药ETF(159839)跌... 7月15日,汇添富国证生物医药ETF(159839)收盘跌0.27%,成交额1968.70万元。生物...
海力风电股价连续5天下跌累计跌... 7月15日,海力风电跌1.43%,截至发稿,报66.90元/股,成交2.01亿元,换手率2.44%,...
保利发展跌1.60%,成交额1... 7月15日,保利发展跌1.60%,成交额13.84亿元,换手率1.44%,总市值958.83亿元。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