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扑面 “风光”无限
创始人
2025-07-15 07:22:52
0

转自:河北日报

“新”风扑面 “风光”无限

——承德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一线探访

6月17日航拍的隆化蝉鸣山储能电站。 本报记者陈宝云摄 6月14日,河北金风电控设备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装配风电机组机舱。 本报记者陈宝云摄

□陈宝云 石胜杰

兴隆安子岭抽水蓄能电站迈入实质性推进阶段、隆化蝉鸣山储能电站全容量并网、阳光制绿氢——光敏半导体制氢解决方案进行全国首发……今年,承德清洁能源产业项目加速落地投产达效,一批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风光水储氢一体化发展迈出新步伐。该市清洁能源电力总装机达2397.5万千瓦,今年1至5月,清洁能源发电量148.19亿千瓦时,分别占该市电力总装机和发电量的93%和83%。

近日,笔者赴清洁能源建设一线探访,感受最深的是“新”风扑面、“风光”无限。

高质量项目建设提升产业能级

近日,中电建兴隆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对外发布兴隆安子岭抽水蓄能电子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解决勘察设计服务项目的招标计划,标志着这一重大能源基础设施项目迈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总投资81.23亿元的兴隆安子岭抽水蓄能电站拟装机容量1400兆瓦,属一等大(Ⅰ)型工程,由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及地面开关站等建筑物构成。项目总工期69个月(不含筹建期),建成后将显著提升京津冀地区电网调峰能力和新能源消纳水平。

今年,承德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不断取得新突破:世界装机规模最大的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发电量突破100亿千瓦时;兴隆安子岭和宽城大石柱子抽水蓄能电站一同完成项目核准;滦平抽蓄项目地下洞室系统工程与上下库连接路建设速度加快;隆化抽蓄项目取得永久用地手续,可研报告正加快编制。

目前,承德竣工、在建、核准的抽水蓄能项目规模已达1000万千瓦,居全省第一。

在年初投运的围场德佑200兆瓦光伏储能一体化项目现场,一片片光伏板铺满山脊,不断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项目采取光伏发电加储能的方式,占地面积超7000亩,安装了61个发电阵列36万多块光伏组件。”该电站负责人董志永说,电站年平均上网电量达3.19亿千瓦时,可满足10万多个家庭的一年用电需求。

今年,承德全力抓好2024年未全容量并网风光电项目建设,统筹推进2023年、2024年获批的31个风光电项目以及4个源网荷储项目前期工作,力促2023年获批的10个项目开工,推动华能承德县光伏项目提前并网。上半年,已有3个风电项目顺利并网,新增风光电装机60万千瓦。

随着装机规模不断扩大,畅通输电通道成为确保清洁能源“送得出”“供得稳”“用得好”的关键。

前不久,承德东至滦州市双回500千伏线路工程承德段全部竣工。“通过建设这一输电通道,将有助于加强京津冀地区500千伏电网结构,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和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工程管理公司业主项目经理崔寒松说。

今年,承德将坚持源网荷储全环节协同发展,研究其在京津唐和华北电网的功能定位、运行场景,推动承德特高压和一批500千伏项目纳规,加快构建绿电“高速路网”。

目前,承德特高压开关站、隆化500千伏工程正加快办理前期手续,平泉北500千伏工程预可研报告启动编制,承德特高压开关站扩建变电站、围场220千伏低频输电工程同步争列国家和省级规划。承德清洁能源外送能力已从2024年的1800万千瓦提升至2400万千瓦。

科技创新助力产业拓新路

6月17日,在2025年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上,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举行的光敏半导体制氢解决方案全国首发仪式暨围场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绿电应用场景发布会,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

此次全国首发的光敏半导体制氢解决方案,由承丰氢能智能装备(河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承丰公司”)自主研发。该方案在技术上实现新突破,平均光氢转化率超过19%,平均电氢转化率超过90%,制备1千克绿氢仅需3.8千瓦时绿电,制氢综合成本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在一次能源光能到二次能源氢能的大规模转化过程中,最大挑战是如何解决光伏发电波动性对电网的冲击。”承丰公司负责人陈雪松说,该公司研发的光敏半导体制氢组件,其制氢速率与太阳光同频,可及时实现转化,为绿电消纳、绿电制氢提供技术支撑。

据介绍,承丰公司计划投资2亿元,在围场建设年产1吉瓦(GW)光敏半导体制氢组件的大型工厂。

5月30日,位于围场腰站储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内,由河北投实晶铠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我省首台套金刚石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高端装备成功下线。

金刚石被誉为“工业的牙齿”,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半导体、医疗等众多领域。“我们研发的设备采用绿电耦合技术,设备综合能耗降低40%,生产的金刚石纯度达99.999%,能满足半导体级应用需求。同时,攻克了微波源连续运行技术难题,实现设备连续作业2000小时无故障,为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河北投实晶铠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吴伟庆说,该设备从微波腔体设计到工艺参数包,全部实现技术自主可控。每台设备每月可以生产金刚石约600克拉。

科技创新助力产业拓新路。近年来,承德全力打造清洁能源产业科创研发高地,从发电到应用,从储能到制造,各环节协同发力,有针对性地引进头部企业、高端项目,实现风机主机、塔筒、全钒液流储能电池、锂电池、制氢装备等本地化生产。联合国家电投、国家能源、河北交投等龙头企业建设创新产业项目,支持固态电池、智能运维等12项关键技术攻关,研发应用无人机巡检、智慧储能等绿色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项目碳减排效率,不断延伸清洁能源产业链。

新能源点亮新生活

近日,笔者来到位于围场的三复兴地村,眼前整洁美观的民居、连绵起伏的草场与成片蓝色光伏板,共同构成一幅生态美景图。

每天清晨5时,村民李晓利从村里新建的集中养殖小区,赶上自家160多头牛到光伏板下放牧。

“以前因过度放牧,这片草场退化为沙窝窝。建起光伏电站后,治沙种草,修建围栏,实行轮牧。如今,大家都说沙窝窝成了头顶能发电、地上能放牧的‘蓝色牧场’。”李晓利说。

这片“蓝色牧场”有个好听的名字:“七彩河”光伏电站。作为全省首个光伏治沙试点项目,它除了生产绿电,还肩负着探索光伏产业与生态治理融合发展路径的重任。

“2022年初,电站开工建设后,我们就同步对沙地进行差异化治理。通过以草固沙、以树挡沙等措施,治理恢复草场8720亩、林地876亩,项目区植被覆盖度从35%提高到75%。”“七彩河”光伏电站站长葛涛说,与其他光伏电站相比,这里的光伏板最低处距地2.5米,前后间距10.8米,专门为牛羊留足了活动空间。

一座电站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改变着老百姓的生活。电站占地1.3万多亩,通过土地流转,202户村民每年人均可得租金1万多元。从项目建设到日常维护,电站先后帮助280多名村民实现就业。

“改变最大的还是环境。牧光互补电站吸引许多游客前来参观,为让游客来得多、留得下,我们把牛羊迁出村,清垃圾、建广场、修花园,不少村民还建起农家院。”三复兴地村党支部书记任万江说,好环境引来投资客,村企双方正携手开发生态观光、农事体验、野奢营地等特色旅游业态,推动全村由传统种养向三产融合转变。

隆化县蓝旗镇蝉鸣山下,今年5月刚刚投运的一座“超级充电宝”正在为区域能源供应注入源源绿电。步入场区,240个长方体电池舱整齐排列,舱体顶部的散热风扇有节奏地转动。

“这是‘四簇一汇流’双支路架构的电池舱,相比传统储能电站,可降低50%的并联环流风险,全生命周期可发电量增加8%。”隆化蝉鸣山储能电站场长倪建辉说,电站装机规模30万千瓦,一次可连续充电4小时,储存绿电120万千瓦时,满足4000户家庭使用一个月。

这座电站不仅能用绿电点亮千家万户,还能为冀北电网提供调峰、填谷、调频、调相等一系列辅助服务,有效增强电网灵活调节能力,减少波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壮大清洁能源,赋能美好生活。近年来,承德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抢抓新型能源强省建设等战略机遇,提出清洁能源产业率先突破,全力打造清洁能源强市,在推动清洁能源产业由资源利用向能源应用转变中,为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姓增收致富提供澎湃动力。

今年,承德将力争年内新增装机140万千瓦,全市清洁能源装机规模逾2500万千瓦,清洁能源全产业链产值达220亿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瑞泰新材跌2.16%,成交额7... 7月15日,瑞泰新材盘中下跌2.16%,截至10:32,报18.11元/股,成交7199.10万元,...
超捷股份跌2.00%,成交额1... 7月15日,超捷股份盘中下跌2.00%,截至10:32,报37.21元/股,成交1.93亿元,换手率...
慧智微跌2.01%,成交额50... 7月15日,慧智微盘中下跌2.01%,截至10:33,报10.75元/股,成交5005.58万元,换...
期中表彰大会暨家长会发言稿 高... 期中表彰大会暨激会发言稿各位激、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谢激们能在百忙之中出席本次激会...
河南一村庄全村共用一个大门 转自:河南商报 【#河南一村庄全村共用一个大门#】#河南这个古村落曾是状元村#河南省最南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