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97岁抗战老兵郭友在位于泸州市叙永县的家里,向记者讲述起那段“穿着草鞋为前线运物资”的抗战经历。由于年岁已大,很多细节老人已经记忆模糊,但当说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时,他依旧眼神坚毅。
郭友1927年出生于大足县,10岁时全家逃荒到叙永县,靠父亲编竹席到县城换粮食勉强度日。
“1943年1月,当时我才15岁多,就被抓了壮丁,在泸县经过半个多月的训练,便随大家沿着长江坐船到巴东(现属湖北恩施),编入国民党军队运输团3营9连,成为一名运输兵。”郭友回忆,当时部队给每人发一根扁担、两根绳子,让大家往前线运输大米、服装、弹药等物资。
“大米是50斤一袋,我个子小,挑不起两袋,就将一袋分为两袋来挑。”郭友回忆,大米要交给接收站,经粮库人过秤后才可以交脱。军绿色的弹药箱子装的是子弹和手榴弹,大的重60斤,小的也有40斤,套上绳子挂在扁担两头,全靠肩挑脚走。
“挑着至少40斤物资,走专门的运输线路,穿着自己打的草鞋翻山路,一个来回几十里路,至少要走两三天。”郭友回忆,当时脚磨破也会咬牙坚持挑下去,因为侵华日军太残暴了,尽管自己没有上前线,但参加后勤运输,也是为抗日战争贡献力量。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消息传来,郭友激动得久久不能平静。参加后勤运输的两年多里,100多名战友最后只剩下一半。“很可惜,死去的战友没能亲耳听到日本投降的好消息。”尽管这段经历已过去80多年,但一回忆起,郭友的眼睛就不禁湿润了。
日本投降后,郭友先后在河南信阳、湖北宜昌和武汉等地看管仓库。1950年,他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老人说,今天的好日子是无数先辈用血汗换来的,年轻人不能忘记历史。
尽管腿脚已不便行走,但郭友每天早上都会坐着电动轮椅上街逛一逛。他家门外的街上,聚集了小餐馆、理发店、百货店等。在充满人间烟火的街道里,郭友很感谢党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
家里的两块纪念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是郭友最珍惜的两件宝贝。记者采访时,老人郑重地挂在胸前,敬起了军礼。
上一篇:世运会吉祥物热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