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总规模于近期突破4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从最新发展态势来看,债券指数化投资趋势显著加速,ETF市场格局陡然生变。在热门赛道上,基金公司更是短兵相接,行业竞争趋于白热化。
当前,ETF已成为基金业竞逐的重要方向,头部公司全力投入以巩固优势,中小基金公司则纷纷入局抢占份额。为了在激烈比拼中突围,今年以来数十只ETF更名,数百只ETF增加流动性服务商。
在业内人士看来,ETF后续市场空间堪称星辰大海,这场围绕指数投资高地的争夺战变数丛生。
头部玩家的角力场
ETF规模持续攀升,不断迈上新台阶。据Choice测算,截至7月11日,ETF总规模较去年底增加了6780亿元。
近7000亿增量中,谁分得了一杯羹?4万多亿元的ETF市场蛋糕,主要被哪些机构瓜分?
从总体格局来看,截至7月11日,共有13家基金公司ETF管理规模超千亿元,合计管理规模达3.79万亿元,占ETF总规模的85%。凭借拥有多只“巨无霸”宽基ETF,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处于领跑地位。
具体来看,华夏基金旗下ETF最新规模为7667.03亿元,较去年底增加超千亿元。此外,易方达基金旗下ETF规模也高达6829.09亿元,较去年底增加超800亿元。华泰柏瑞基金旗下ETF规模为5053.68亿元,较去年底增加近350亿元。上述三家基金公司旗下均有千亿级宽基ETF。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债券指数化投资趋势显著加速,让债券ETF成为影响规模排名的关键变量。截至7月11日,富国基金旗下ETF规模为1882.68亿元,暂列第七,较去年底排名提升三位。具体来看,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今年以来净申购额为153.1亿元,随着资金涌入,该ETF规模增至527.68亿元,这也是目前市场规模最大的债券ETF。
另外,依靠在债券ETF上的较早布局,海富通基金实现突围,与去年底相比,排名显著提升。截至7月11日,海富通基金旗下ETF规模超千亿元,较去年底增长超500亿元。
在晨星中国看来,头部基金公司凭借自身较大管理规模所带来的品牌效应和在渠道端的强势影响力,把控着市场份额。但市场格局并非长久不变,受益于公募基金在居民资产配置中渗透率的提升,以及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拥抱指数投资,ETF产品仍有显著的成长空间。只要市场未接近饱和,竞争格局就存在变化的可能,给中小基金公司提供“超车”的机会。
在热门单品上卡位厮杀
ETF行业向来看重先发优势,并且头部效应显著,高流动性特性使得资金向规模较大的产品聚集。在沪深300、创业板指、科创50等传统宽基领域,ETF格局已相对稳固,“巨无霸”产品的规模优势难以撼动。
新兴赛道的出现,为中小基金公司提供了重新竞争的机会。以中证A500ETF为例,当前基金公司之间厮杀激烈,市场格局变数较大。
2024年9月23日,中证A500指数发布后,相关ETF密集上报,截至7月11日,已有32只中证A500ETF上市交易。产品之间规模分化严重,9只中证A500ETF规模超百亿元,6只中证A500ETF规模则不足4亿元。
尽管分化明显,头部产品的竞争仍然白热化,近期更是上演“龙头易主”的剧情。
“中证A500指数是新‘国九条’发布后编制的第一只重要宽基指数,基金公司十分重视。另外,部分基金公司此前多布局行业主题ETF,在宽基ETF上缺乏领先产品,因此对该ETF寄予厚望。当时在中证A500ETF发行及上市初期,多家基金公司就重金投入。”某基金公司人士感慨,短短几天内格局剧变,足见热门赛道竞争之激烈。
多举措提高吸引力
竞争从未停歇。在规模实现逆袭后,7月2日,华泰柏瑞基金公告称,自7月3日起,华泰柏瑞中证A500ETF的扩位简称从中证A500ETF基金变更为A500ETF华泰柏瑞。
事实上,ETF更名已成为当前行业共识。今年以来,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嘉实基金、天弘基金等均批量调整旗下ETF简称,普遍采用“标的指数+ETF+管理人名称”的规则来命名产品。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ETF数量激增的背景下,采用“标的指数+ETF+管理人名称”三要素命名格式,有利于提高产品辨识度,方便投资者快速提炼核心信息,提升筛选和决策效率。
除了更名,增加流动性服务商也是提升ETF吸引力的关键动作。据统计,仅7月以来,超百只ETF宣布增加流动性服务商。部分ETF更是多次公告,以华夏国证航天航空行业ETF为例,自5月16日上市以来,该ETF已新增中信建投证券、中信证券、国泰海通证券等为流动性服务商。
“对于ETF而言,流动性是生命线,而做市商是ETF产品流动性的关键提供者。”某指数基金经理告诉记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在买入ETF的时候,首先会考虑ETF的流动性,避免产生较大的交易成本。
随着ETF高速发展,监管层也在同步完善风险防控体系,为ETF发展装上“安全阀”。7月4日,沪深交易所均修订发布ETF风险管理指引,修订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强化基金管理人ETF运作风险防控要求,要求基金管理人加强ETF申购赎回清单管理,审慎设置申购赎回清单重要参数,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优化应急演练安排;二是明确会员客户ETF交易行为风险管理要求,要求会员完善管理制度和流程,做好客户分类管理,加强客户ETF交易行为监测及风险管理。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ETF的发展空间依然十分广阔,但同时竞争也日趋激烈,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应当着眼长期。“基金公司唯有跳出同质化竞争泥潭,以创新驱动价值创造,拓展差异化产品与服务,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筑牢核心壁垒,探寻ETF市场新的价值锚点。”晨星(中国)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李一鸣说。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热门赛道短兵相接 ETF格局重塑)
(责任编辑:126)
下一篇:黄南:多维发力兜牢民生就业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