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下午3时许,中影翰海数字影城(中山亭店)开映当天的首场电影。
通讯员 蒋培蓉 摄
三湘都市报7月14日讯 “除了有大环境的影响,最近确实也没有发现特别好看、合胃口的电影。”近日,在万达影城(开福万达广场IMAX店),26岁的长沙观众周女士和朋友相约,走进已经近半年时间未曾进过的电影院。
截至目前,暑期档已有约100部电影定档,然而三湘都市报记者走访发现,在气温飙升,市民们纷纷寻求避暑好去处之时,包括中影翰海数字影城(中山亭店)、芒果国际影城(东风店)等在内的长沙部分影院,已经悄悄取消了工作日的上午场次。
【现象】
一边创票房最快达到300亿元新纪录
一边有影院已悄悄取消上午场
数据显示,截至7月8日11时38分,2025年度票房(含预售)突破300亿元,创下中国影史近五年来年票房最快达到300亿元的新纪录,且快于2024年28天。
其中,得益于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现象级爆发,2025年上半年总票房冲高至292.31亿元,同比增长22.9%,接近疫情前历史峰值。但是,后续乏力明显——2月单月票房160.9亿元(占上半年55%),刷新历史纪录,可后续4个月票房均不足20亿元,作为暑期档开局的6月仅19.1亿元,创十年新低。
“目前有部分影院确实是这个情况,因为上午观影人数很少,就取消了上午场次。”中影翰海数字影城(中山亭店)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我们大概是从今年3月份开始取消工作日上午场的。”现场,记者观察到,11日下午3时许,一场电影即将开始时,该影院约10人入场,而在万达影城(开福万达广场IMAX店),入场人数也只有大约18人。
【业内人士】
市场依赖头部电影上升到新高度
观众偏向选择大制作电影
来长沙旅游的广东人李先生告诉记者,“明显感觉到我今年观影的次数有所减少,在春节的《哪吒2》(哪吒之魔童闹海)后,基本上我去影院看到每场电影的观众都是5个左右,也不多。”由于曾经在影院兼职过,李先生对观影人数的变化也比较敏感。“可能因为今年好看的电影很少,影片质量不高。”同时,李先生还认为,“和广州相比,长沙影院的影片选择少一些,每个场次的价格也贵一点。”
数据显示,在春节档市场大热后,虽有多部优质影片带动市场,呈现环比上升状态,我国影院总量突破1.3万家创新高,但3—6月电影市场大盘整体降温,场均人次跌至2—4人,单影院放映场次同比锐减889场,0人空场率高达40%。
三湘都市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影院中的年轻人数量明显减少,使得电影行业普遍担忧年轻观众群体的流失。在记者采访过程中,数位25岁左右的观众都表示,进影院频次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未发现特别吸引他们的电影,“好看的电影少了”。
业内人士表示,内地市场对头部电影的依赖已经上升到新高度,观众只会选择《哪吒2》《唐探1900》这样的大制作,必须有密集的动作、喜剧元素,《水饺皇后》《猎金游戏》能拿到现在的成绩,属于好结果了,其他电影如果主演名气小、商业类型不强,在市场中更难有立足之地。随着短视频、微短剧等娱乐多元化形式的兴起,小说、电影、电视剧等相较而言已成为一种“深度阅读”,观众的观赏习惯逐渐发生了改变。同时,业内人士也指出,电影院的观众数量有所减少,并不意味着人们对电影的兴趣消失,数据显示,与10年前影院观影频率相当,电影观众正在从过去的影院观影向网络观影倾斜。
■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叶竹 通讯员 蒋培蓉 刘雅杰 易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