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报道组 张曌 通讯员 刘云飞) 近日,常山县大桥头乡浮河田畈基地内,20多名村民分工协作收割大葱。大桥头乡新村村民郑荣花一边熟练地捆扎大葱,一边笑着说:“一天能挣120元,一个月下来有三四千块,大家干活都挺起劲的。”
据了解,该基地每日采收大葱约1万公斤,全部采收完毕需一个月时间,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可观收入。
2023年,大桥头乡完成300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实现了“小田变大田、碎田变整田”,为规模化种植奠定了基础。此后,常山桥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整体流转了3000多亩土地,主要用于种植水稻和大豆。今年,该公司首次尝试在80亩土地上进行水稻与大葱轮作。“轮作既能改良土壤,也能提升产值,是我们探索增效的新路径。”该公司管理人员方琪介绍,农作物种植管理全程需要大量劳动力,这让村民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劳务收入再加上每亩812元的土地租金,实现了百姓创收‘双渠道’。”大桥头乡农技员王云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