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福清市烤鳗场,经过48小时流水暂养的鳗鱼被运输至加工车间进入烤鳗加工环节。历经冰镇、清洗、宰杀、切割、蒸煮、烘烤、调味、速冻、包装等工序,加工出美味的烤鳗制品,就被销往海内外。
随着福建天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马科技”)布局鳗鱼产业链的建设,农行福建省分行与这家企业的合作,从开始的农业贷款逐步扩大到4亿多元的授信额度。
“农行给我们增加贷款,原因之一也是因为公司的科技元素。”天马科技产业办主任黄加龙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
天马科技并非个例。在距离福清市不远、有着30年茶产业种植历史的福建春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春伦集团”),正通过科技创新等布局,推动传统茶产业向现代化、智能化升级。
近期,经济观察报记者跟随中国银行业协会在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等地调研了解到,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天马科技、春伦集团等企业的定义不仅停留在渔牧业或花茶产业,而是更注重其发展转型中的“含科量”和服务需求,为传统农业的“科技跃迁”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
鳗鱼养殖产业化
天马科技成立于2005年,2017年1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这家创业初期以饲料生产为主的企业,逐步扩大为包括健康食品、安全饲料、智慧养殖、优质种源及国际贸易等产业链的大型现代渔牧集团化企业。
2020年,天马科技开始持续深化鳗鱼全产业链布局,形成“以鳗业为核心,以食品为新蓝海,以饲料为主基石”的战略定位,建有福建福清白鸽山、广东台山两大万亩产业基地,在福建、江西、湖北、广西等地有工厂化鳗鱼养殖基地。
鳗鱼产业正在成为天马科技的新增长引擎。天马科技副总裁林传光表示,公司的科技元素体现在新的鳗鱼养殖模式以及饲料核心产品研发等方面。以“开口饵料”为例,以前鳗鱼的开口饵料都需要从日本进口,价格昂贵。天马科技自行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鳗鲡开口饵料,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天马科技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8.54亿元,同比下降16.34%;实现扣非后净利润985.3万元,同比增长106.71%。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96亿元,同比增长9.88%;实现扣非后净利润1596万元,同比增长228.95%。
随着天马科技深化产业链布局和提升科技属性,农行对其的金融支持持续“加码”。2024年,农行福建省分行与天马科技签署了授信1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截至目前,农行福建省分行给予天马科技的整体授信4.17亿元,农行福州分行将在未来一年内,向天马科技提供总额10亿元的信用额度,促进企业“以鳗鱼产业为核心,四大战略性板块(特种水产业、畜牧业、一二三产业、食品业)协同发展,全面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布局。
茉莉花也有“茶科技”
春伦集团成立于1985年,深耕茶产业30余年,致力于福州茉莉花茶的研究、开发、保护和传承。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当下,传统的茉莉花茶产业也在转型升级。春伦集团总裁傅天甫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春伦集团通过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三产融合及文化赋能等多维度布局,推动传统茶产业向现代化、智能化升级。
在研发创新层面,傅天甫表示,首先,春伦集团设立国家茶叶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拥有12项国家专利,并建立院士工作站,与福建农林大学等机构合作攻关茉莉花茶工艺标准化与智能化生产。其次是数字赋能:引入自动化生产线、物联网及大数据技术,实现茶园环境监测、生产流程数字化管理,构建“智慧茶园”体系。例如,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种植数据,优化施肥灌溉,提升产能30%以上。在绿色制造方面,春伦集团通过ISO、HACCP等国际认证,推行无尘化生产,研发茶衍生品(如护肤品、茶食品),延伸产业链。
傅天甫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目前,春伦集团正在以“三茶”统筹激活新动能。首先是茶科技,通过搭建产业大数据平台,打造茉莉花茶沉浸式体验空间,推动电商直播、品牌孵化等新业态。其次是茶文化,通过传承国家级非遗“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建设3A级茶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发文旅融合项目(如生态观光园、制茶体验等),年吸引游客超50万人次。最后是茶产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10万多亩茶园标准化种植,农户收入占比达85%,形成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广发银行福州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春伦集团作为福建省茉莉花茶地标性科技型小微企业,在面临融资需求时,该行为企业量身定制了周转快、成本低、无抵押的全新授信模式,仅用2周时间,为企业提供“科技贷”1000万元,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需求。
发放“科技贷”之后,广发银行与春伦集团建立了深厚合作关系。截至目前,广发银行福州分行已为该企业累计发放贷款3000万元。
有了资金的加持,春伦集团正在以重大项目持续引领企业转型。傅天甫表示,春伦集团投资10亿元在打造“产学研展商”一体化综合体,集成国际茶研中心、电商直播基地等五大载体,计划于2025年底投用,预计年增产值15%。
(作者 胡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