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专家学者热议
创始人
2025-07-14 20:41:15
0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人民网北京7月14日电 “在AI技术重构学习方式与认知结构的同时,也带来‘思维能力退化’的风险。”日前在厦门工学院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高校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教育研讨会上,华中科技大学创新教育与批判性思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董毓表示。

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次大会以“批判性思维与学科融合的多元路径”为主题,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厦门工学院等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聚焦主题展开深入交流。

研讨会现场。厦门工学院供图

工程教育应将培养“思维力与创新力”置于核心位置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中心主任顾佩华表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由弱人工智能(ANI)迈向强人工智能(AGI),未来十年可能迎来关键突破。这将重塑社会结构与工程人才需求。他认为,工程教育应将“思维力与创新力”的培养置于核心位置,而批判性思维是基础。

董毓表示,面对生成内容的趋同性与逻辑局限,教学中应系统强化批判性思维训练,提升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判断与反思能力。

“工程教育新标准要求从‘知识传授’转向‘思维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应成为课程设计的起点。”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陈道蓄认为,在AI赋能教学中,应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提问意识,引导其在人机协同中成为“主导者”。

要推动批判性思维课程走向结构化、系统化

上海交通大学“好大学在线”工作室副主任苏永康提出,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引导下,智慧课程的设计需更加关注学习能力与高阶思维的系统培养,探索人机协同、情理融合的教学场景构建。

长沙理工大学图书馆馆长、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杜荣华表示,图书馆在高校教育中不仅是知识存储空间,更应成为学生科学精神养成与思维能力提升的重要场域。他倡导将批判性思维训练与研究性阅读写作深度融合,推动学生具备独立提问、深入理解与自主表达的综合能力。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主任魏银霞提出,当前工程教育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师发展方面仍存在系统性不足,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应在知识、技能与方法之间建立清晰的逻辑联系,要推动批判性思维课程走向结构化、系统化,并将其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李依环、实习生李天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淮北矿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2... 股票代码:600985 股票简称:淮北矿业 编号:临2025一024淮北矿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2...
幼儿园最新或2023(历届)清...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就要到来,下面小编收集了关于幼儿园关于最新或2023(历届)清明节放假的通知,欢迎阅...
精选最新或2023(历届)清明...   公司清明放假通知范文【一】:  公司领导、各部门: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xx年部分节假日...
果洛:物业行业开启规范化新阶段 本报讯 (记者 李永波) 为推动物业服务提质增效,构建政府、企业、业主协同治理新格局,7月3日,果洛...
关于最新或2023(历届)五一... 最新或2023(历届)五一劳动节放假通知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州、市、县(市)人民政府,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