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零碳
01
储能和光伏总负债超6.5万亿!
光伏与储能行业目前均处于新一轮大洗牌周期。产业极寒之下,企业间的竞争必将是综合性的:特别除了比拼技术实力外,还要比拼企业的资本实力。
如今,储能+光伏到底有多少负债?答案是超过65000亿元。
储能行业,截止2025年3月末,171家储能上市企业总负债规模合计达2.73万亿元,约同比增长了10.19%,整体资产负债率为58.58%,同比增长个01.31百分点。若加上港股美股上市企业、非上市企业、以及正在排队IPO的企业,储能产业的整体负债接近3.5万亿元。
其中,52家储能企业总负债规模在100亿元以上,13家企业总负债规模超500亿元,有3家企业总负债规模更是突破1000亿元。其中,有27家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70%,8家企业超过80%。
光伏行业,截止2025年3月末,121家A股光伏上市企业总负债规模合计达2.02万亿元,约同比增长了8.36%,整体资产负债率为63.24%,同比增长2.65个百分点。若加上港股美股上市企业、光伏非上市企业、正在排队IPO的企业,以及大量跨界上市与非上市企业,光伏产业的整体负债已突破3万亿。
(来源:黑鹰光伏)
02
通威股份:预计上半年净亏损49亿元-52亿元
7月14日,通威股份发布公告,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约亏损49亿元至52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同样预计亏损49亿元至52亿元。公告指出,业绩预告的时间范围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
上年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1.29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1.78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6951元。尽管国内外光伏新增装机规模持续增长,但行业供需失衡状况未显著改善,导致公司在报告期内经营录得亏损。公司表示,光伏业务维持核心竞争优势,饲料业务也稳定贡献业绩,财务流动性储备充足,技术研发持续突破。
(来源:财中社)
03
沙特企业签署83亿美元清洁能源协议
沙特通讯社7月13日报道,由ACWA Power牵头的沙特财团已签署价值310亿沙特里亚尔(83亿美元)的协议,开发七个主要太阳能和风能项目,总容量为15,000兆瓦。
其中五个新项目为光伏太阳能项目,包括位于阿西尔地区的比沙项目和位于麦地那的胡迈吉项目,每个项目的装机容量均为3000兆瓦。位于麦加的库利斯项目将发电2000兆瓦,而位于利雅得地区的阿菲夫1号和阿菲夫2号项目将合计增加4000兆瓦的装机容量。
此外,利雅得还将开发两个风能项目:2,000 兆瓦的 Starah 项目和 1,000 兆瓦的 Shaqra 项目。该协议也是全球单期可再生能源项目容量最大的协议。
(来源:Arab News)
04
上半年我国锂电池、风电机组出口增速超两成
7月1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进出口情况。
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7.8万亿元,增长9.5%,占出口总值的60%,较去年同期提升了1.2个百分点。其中,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高端装备增长超两成,代表绿色低碳的“新三样”产品增长12.7%。
我国外贸企业抓住全球能源转型新趋势,持续增加优质绿色产品供给,加速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上半年,锂电池、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增速都超过两成。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
05
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高达上百万,智驾工程师供需比仅0.38
央视新闻7月13日讯,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高达上百万,智驾工程师供需比仅为0.38。
为应对人才结构化矛盾,以长安汽车为例,企业目前已制定完2026届校招计划,将持续增加智能化、新能源、软件等核心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引进,招聘规模预计提升30%以上,拓展20所以上相关专业高校。
(来源:央视新闻)
06
宁德时代、比亚迪分别与必和必拓签署协议
近日,宁德时代与澳洲矿业巨头必和必拓(BHP)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采矿设备电动化、快充基础设施建设、储能与电池回收等领域展开合作,以一体化、全景式解决方案推动矿山运营电气化转型。
双方将在产品研发上开展合作,共同研究并开发适用于重型采矿设备和铁路机车的电池解决方案,并配套落地相应的快充基础设施,探索储能系统在必和必拓全球矿山的应用场景。未来,双方还将优化电池回收流程,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建立更可持续的采矿业价值链。
据弗迪电池消息,比亚迪集团全资子公司弗迪电池公司也与必和必拓于近日达成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共同致力于研究探索适用于重型采矿设备和机车的动力电池系统解决方案及其配套的闪充基础设施。此外,双方还将合力探索在必和必拓的矿山使用比亚迪商用车辆和轻型车辆。
(来源:人民财讯、界面新闻)
07
中国首个“零碳机场”诞生
6月25日,在第十三个“全国低碳日”到来之际,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2025年度绿色低碳典型案例评选结果。经过组织推荐、专家评审和公示公告等严格程序,全国共有60家单位获此殊荣。其中,鄂尔多斯机场以创新推进“零碳机场”建设的实践成果,成功入选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典型案例,成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示范标杆。
今年2月,远景为鄂尔多斯机场提供了包括EnOS智能物联平台、云边协同AI微网控制系统、用户侧智慧储能柜在内的零碳综合能源产品,结合机场航站楼的空间优势与区域资源禀赋,助力机场打造“光储充”多能互补一体化绿电示范项目。项目正式落成后能够实现航站楼100%零碳供能,年减少碳排放9500吨,相当于种植52万棵冷杉的生态效益。
(来源:远景能源)
08
上海港实现国产绿色甲醇实现全链路贯通
7月11日,上港能源旗下甲醇加注船“海港致远”在洋山港盛东码头为中国首艘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加注1000吨国产绿色甲醇燃料。这意味着上海港形成了“燃料自主、船舶自造、技术自强、常态化运营”的国产绿色甲醇加注全链路贯通,为国际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供可持续方案。
据悉,本次加注由中远海集运、中国船燃和上港能源合作完成。“中远海运洋浦”轮是中远海运集团投资建造的首制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其总长度366米,型宽51米,最大装箱量可达16136标准箱(TEU)。
自今年3月洋山港完成首单国产绿色甲醇批量加注以来,得益于港口码头、储运系统和加注作业全链条的高效协同,上海港已形成绿色甲醇燃料加注常态化运营。
(来源:上观新闻)
09
浙江上半年绿证购入量达1260万张
7月14日,从浙江电力交易中心了解到,依托北京电力交易绿证平台,浙江成功购入省外绿证超1260万张,占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同期绿证成交总量的20%,位列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第一。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绿证既是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的“身份证”,又是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通行证”。
(来源:新华财经)
10
汇丰退出净零银行联盟
7月11日,汇丰银行宣布,已决定退出净零银行联盟(NZBA),这是继其北美同行之后,汇丰银行成为第一家退出这一联合国组织的英国主要银行。
净零银行联盟致力于通过融资活动推进全球净零目标。汇丰银行于 2021 年作为创始成员加入了净零银行联盟。
尽管退出了NZBA,但汇丰银行仍重申了其致力于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的承诺,并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坚定不移地实现这一长期目标,并支持我们的客户为其转型目标提供资金支持。”
(来源:卫报)
11
印度阿萨姆邦暂停绿色氢能政策
路透社7月14日消息,据政府和业内消息人士称,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已暂停其绿色氢能政策,这令已经受到清洁能源项目激励措施削减打击的投资者感到意外。
该邦是印度东北部最大的邦,对可再生能源采用落后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因此致力于通过政策激励来吸引重大投资。
四位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包括NTPC Green、Larsen And Toubro、新加坡上市公司胜科集团和总部位于阿布扎比的Ocior在内的能源公司均表达了竞标阿萨姆邦绿色氢能项目的初步兴趣。
三位消息人士称,阿萨姆邦暂停绿色氢能政策的决定令一些公司感到意外,迫使它们重新调整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潜在回报和投资计划。
(来源:路透社)
12
2026年美国生物燃料需求将消耗一半以上的豆油产量
美国农业部7月11日宣布,到明年,美国生物燃料生产商将消耗掉美国本土生产的大豆油的50%以上。近期一系列联邦政策改变了该行业的现状,包括增加混合规定以及限制外国生物燃料和原料的进口。
美国农业部在其月度供需报告中,将2025/26年度(始于10月1日)生物燃料生产商的大豆油使用量预期上调至创纪录的155亿磅。这一数字较一个月前的预测增长了11.5%,比当前年度增长了26.5%。
随着国内豆油消费量的增加,预计美国豆油出口量将从本季的26亿磅下降到2025/26年度的7亿磅。
(来源:World Energy News)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上一篇:刘洪吉:特高压线上的创新领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