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瓷行千里”实践队奔赴闽清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成员们怀着对传统瓷艺的热爱与探索之心,深入闽清的瓷乡。他们走进瓷窑,近距离观察瓷器的制作过程,感受那细腻的瓷土在工匠手中逐渐成型的神奇。在与当地瓷艺传承人交流中,汲取丰富的经验与智慧。队员们还积极参与到瓷乡的文化宣传活动中,通过讲解、展示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闽清瓷器的魅力与价值。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提升了队员们的实践能力,也为闽清瓷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7月5日~7日,福建技术师范学院侨兴经济与管理学院“瓷行千里”实践队赴闽清开展“中华文脉传承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7月5日,实践队员们参观了闽清义窑青白瓷展,在闽清义窑非遗传承馆内亲身体悟制瓷工艺精妙。实践队还前往闽清义窑青白瓷古窑遗址追溯宋元义窑往昔辉煌。当天,实践队还见证了学院在福建省索佳艺陶瓷艺术研究院挂牌成立“义窑青白瓷非遗保护传承实践基地”。
7月6日,实践队在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闽清站举行对接座谈会,探讨以非遗传承助力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实践队员们结合电商、品牌设计等现代手段,为农产品销售提出创新方案,助力闽清特色农产品打开销路。下午,实践队员们走进闽清炉边厝,聆听当地古建筑格局、雕刻纹饰与家族历史故事,领略了闽清古厝的独特魅力。
7月7日,实践队员们一同前往闽清浮桥头街,队员们追溯历史长河,一同领略梅城的古老岁月,探寻瓷文化的源头温度。
此次社会实践,将学习新思想、宣传文化遗产保护、非遗认知调研结合,让闽清义窑文化走出展馆,落地乡野。实现了“助农兴村”与“文化传承”的双向赋能,既结出了惠及民生的“实效之果”,更播下了赓续文脉的“精神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