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咸宁发布
继5月15日,半天内高效拆除咸宁天地小区商户门前废弃线杆后,市城管执法委持续发力,将目光聚焦于小微空间的深度治理。该区域剩余两根功能重复的电力线杆经科学规划,也于近日成功合并为一根,推动该区域城市空间优化进入新阶段。
这处“方寸之地”的焕新,是咸宁以“绣花功夫”推进小微空间整治的生动实践。
该废弃线杆源于早年设备安装,虽已丧失原有功能,但因承载多家运营商光缆成为“多头管理”难题,既碍市容又影响商户经营。5月15日,市城管执法委在网上获悉问题后,当天即联合供电、电信等单位现场办公,仅用一个半小时便完成废弃线杆拆除及人行道恢复,赢得周边商户赞誉。
废弃线杆的快速清除并非终点。为根治空间占用问题、优化商铺门前整体环境,市城管执法委于5月底主动对接电力部门,以“小微空间整治”为理念,启动对剩余两根功能重复电力线杆的合并攻坚。
“我们和电力部门围绕方案可行性、施工安全性及对商户影响等关键点,展开了多轮细致沟通与现场勘察。”市城管执法委市政设施管理中心工作人员钱新伟介绍。
6月中旬,经充分论证和优化,最终敲定科学、高效的线杆合并施工方案。方案确定后,电力公司组织专业力量实施合并工程。通过精细化施工,两根电力线杆被整合为一根杆体,有效释放了城市空间,显著提升了咸宁天地小区临街环境的整洁度与通透感。
“从快速清除‘无主’废杆,到科学合并‘有用’线杆,每一步都围绕着‘让城市更宜居、让商户更便利’的核心目标。”市城管执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根杆”的变迁,正是咸宁将线杆治理深度融入城市更新、以“解剖一个问题”推动“破解一类问题”的缩影。
咸宁天地小区商户门前线杆的变迁,刻录下城市治理从“有求必应”到“未扰先优”的升级轨迹。每一次杆位的精算、每一寸空间的释放,都是城市管理者以“小微空间整治”为抓手,对“人民城市”理念的具象化实践。
一根根冗余线杆的消失与整合、一处处被盘活的边角之地,如同精密的城市“微创手术”,让曾经被忽视的“城市褶皱”变得清爽、通透、有序,持续提升城市温度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