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科技金融时报)
由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方盛国教授团队和西藏当雄县政府、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历时2年多合作培育的克隆牦牛,近日在西藏(当雄)金丝野牦牛繁育研究基地剖腹产诞生,母子平安。
牛犊体重16.75公斤,个头比普通新生牛犊更大,全身通黑,已经能够正常行走并进食母乳,身体状况良好。这是世界上第一头融合全基因组选择和体细胞克隆技术的牦牛。
从2020年开始,方盛国团队便在家猫等物种上模拟体细胞克隆技术,打磨出一套体系化的“独门秘籍”。团队创新提出通过全基因组筛选优质种子再利用体细胞克隆的技术方法,结合后期交叉培育,能够产出繁育能力强、生长速度快、肉产量高、抗病性强的健壮牦牛,有望将育种周期从20年缩短至5年。
“第一头克隆牦牛的诞生,标志着团队在牦牛育种的多年努力,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方盛国自豪地说。
后续,团队还将致力于濒危野牦牛的抢救性保护,对天敌袭击致死的金丝野牦牛(现存不足300头)进行细胞保存,首批野牦牛克隆胚胎也已同期移植,未来将对野生牦牛种群与栖息地修复起到重要作用。
来源 | 科技金融时报(记者 林洁 通讯员 周天宇 查蒙),图自新华社、浙江大学
编辑 | 王姝 校读 | 赵琦
责编 | 江英华 监制 | 尤成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