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刀法研究所星志
10 个月前,国内车圈上演过一出“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六个品牌、六款新车,磨刀霍霍,都想从特斯拉 Model Y 身上啃块肉下来。
混战后清点战果:特斯拉纹丝未动,蔚来子品牌乐道“挨了五刀”。
如今回过头看,“围攻” 特斯拉的失败,几乎是一个必然。
一方面,单纯对标竞品的思路,在车圈越发行不通了;另一方面,特斯拉 Model Y 所在的中型 SUV 市场,其主要客群“三口之家”规模正在萎缩。
今天中国社会结构正走向多元化,一部分年轻人想开了,非必要不生娃,一部分中年人也想开了,趁还能生多生两个。
只有车企想不开,还在往这片红海里钻,这里的队友比对手更可怕。
7 月 10 日,乐道发布了旗下第二款产品 L90,一款大六座 SUV,这是一个竞争还不算十分激烈的蓝海市场。
图源:电动星球27.99 万元的预售起售价,让蔚来产品头一次与“性价比”产生了某种微妙的联系。虽然蔚来从不公布订单量,但网友已经喊出了“斌神”的名号。
换了赛道,要换个打法,危机时刻,要出奇招。
有诚意的产品和超预期的定价,是建立信心、扭转舆论的基础,接下来的关键在于如何持续、有效、低成本地获客。
刀法此前拆解过蔚来的 KOS 获客体系和“外拓”模式,就在前不久,蔚来董事长、CEO 李斌对销售团队提出了新的用户运营方法论:
主动精准建联,得体情景建信,满意高效成交,真诚持续服务。
从人群和场景角度看,乐道想要实现主动建联、高效成交,与其把店开在特斯拉、理想边上,不如把车开到山姆、胖东来。
李斌真正的伙伴不是某些“友商”,而是于东来。
市场需要 SU7,也缺大六座 SUV
今年 3 月的财报电话会上,李斌总结了乐道销量不如预期的原因,其中四条都指向了内部。
只有一条隐隐指向外部:“近期市场竞争激烈以及负面舆论影响,乐道的销量受到了 30%-40% 的冲击。”
负面舆论里是否有“友商”功劳,李斌没明说,也不能说。
在一个锅里吃饭,讲究个和光同尘,看破不说破。
至于市场竞争激烈,早就不是新鲜事了,李斌仍然单独强调,意味着其中仍有可挖掘的信息。
2024 年,国内 SUV 增速远高于轿车,但精细到 Model Y 和“六大门派”所在的中型 SUV 市场,其实是红海中的红海。
“六大门派”登上光明顶,以为心腹大患是特斯拉,没想到后面还有吉利和比亚迪,它们个头一个比一个大,渠道一个比一个深,从一线市场到下沉市场,没给新势力留任何豁口。
所有生意的本质,都是人口生意。长期来看,这条赛道的竞争只会更加激烈,根源在于中国家庭人口的结构性变化。
中型 SUV 的主要客群是“三口之家”,过去十年里,这样结构的家庭在国内占比正越来越少。[1]相反,独居、两口之家,以及四口以上家庭的占比正越来越大。
大部分人都能在自己微信列表里找到这些群体。
小家庭可能是北漂青年,沪漂情侣;
大家庭或许是和家长一起生活的本地土著,也可能是把家里老人接到大城市带娃的大厂中层。
对于两口以下小家庭,中型 SUV 太实用了,给不了自己情绪价值:生活如此艰难,我为什么不买台称心的车?
对于大家庭,中型 SUV 不够实用,给不了家人情绪价值:家人如此重要,我买车怎么能委屈了他们?
为这些家庭造车,成为大单品概率更高。小鹏 Mona M03、小米 SU7、小米 YU7、问界 M9、过去一年的车圈新晋爆款,反复验证了这一趋势。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问题:为什么雷军这样一个羞涩内向的理工男,却能够屡次创业成功,开创好几番大事业?
理工只是雷军的专业,做了这么多年产品,雷军早就成了社会学高手。
不信你看小米汽车的产品规划:性能轿车 SU7、性能 SUV YU7,明年即将上市一款大六座增程 SUV。
产品定义从不折中,剑走偏锋,招招致命。
图源:汽车之家公众号大六座 SUV 逐渐走红,其实代表了 SUV 市场的另一个趋势:大就是好。
中年群体是六座 SUV 的消费主力,他们成长于第二消费时代,更新东西的时候,一般会挑更大的买,大屏手机、大彩电、大冰箱、大车,即便在油车时代,长轴距的“L”款车型也是国内销量主力。[2]
虽然没有人把许老板当作正经造车的同行,但他的确摸到了一点造车的门道:大大大、好好好。
在这个社会结构逐渐多元化的时代,汽车市场既需要 SU7,也需要更多大六座 SUV。
山姆、胖东来开在哪,乐道就该去哪
乐道 L90 在尺寸上与理想 L9 接近,且是针对大家庭的六座 SUV 产品,这其实代表了蔚来在产品端的亡羊补牢。
图源:电动星球6 月初的一场媒体沟通会上,李斌表示,公司过去几年没有达到经营目标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产品定位。
“二代 ES8 的时候因为考虑全球市场考虑多了,所以大小做的有点保守,至少三代 ES8 在空间方面肯定是解放思想。”李斌说。
把车做大不是难事,今天家用车的尺寸不是车企的极限,是地库高度和车位宽度的极限。
但把车里面做大,实在是个技术活。
过去新能源六座 SUV 的一个痛点,就是“得房率”不足。外面看着大气,人坐满了憋屈。
用李斌的话说,大六座的消费者既要大气,也要得体。乐道 L90 的一大卖点,就是每一排都有舒适的乘坐体验。
人舒服了,货也得安生。
六座 SUV 为了能多坐一个人,不可避免要牺牲一部分后备箱空间,很多车主往往把后排座椅放倒当后备箱用,但这样又失去了买六座车的意义。
对于新能源车,前备箱是一个拓宽储物空间的解决方案。但六座车大,且重,往往采用增程方案,增程器占据了前备箱空间。
而乐道在保持传统 SUV 造型的同时,把风阻压低到 0.25,把车重控制在 2.3 吨左右,与主品牌中型 SUV 蔚来 ES6 相差无几,同时拥有一个 240 L 前备箱,最大限度做到了造型、空间、续航的平衡。
这得益于三电等车辆技术的不断创新,也得益于换电体系对用户续航焦虑的缓解。
蔚来给这个超大前备箱,找到了一个极适配的场景——超市购物。
上海车展上,李斌为了展示产品功能,曾演示过坐在前备箱钓鱼的场景。
但很多大六座 SUV 消费决策者,往往是家里的中流砥柱,一年到头少有时间带全家出行,更别提独自钓鱼。六座车主离鱼群最近的时刻,更可能是在山姆、盒马的生鲜区。
相比全家自驾这种需求,全家逛超市是更高频的刚需场景,乐道 L90 的消费时刻在这一场景下也最容易具象化:
当购物车不能通过停车位间隙,要一趟一趟搬过去的时候;
当车位不够长,后备箱打不开时;
当把车停在通道里拿取东西,后面堵起长队时;
当榴莲、生鲜放在后备箱,味道压过了车载香薰时;
此外,会员制超市已经通过大包装商品和会费,筛选出了有高频需求的大家庭用户,这些超市普遍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这也是蔚来和乐道渠道、基建、服务、用户运营的基本盘。
会员制超市,是最适合展示乐道 L90 的场景,甚至在经营模式上,两者也有共通之处——极其重视用户运营、用户黏性。
乐道不妨在保持与竞品贴身竞争的同时,投入一部分资源在会员制超市。
第一层,能否在附近点位投放乐道 L90 广告?
第二层,乐道区域公司,能否和当地会员制超市合作?乐道的销售,能否去会员制超市外拓?
第三层,李斌的 ET9 会客厅,能不能也去许昌会一会于东来?
望着小米后背,摸着小鹏过河
最后聊聊情绪价值。
新的消费趋势往往在快消品领域诞生,但雷军打破了这个定律,“情绪价值”出圈始于小米 SU7,成于 Labubu。
目前,还没有汽车厂商能复制小米的奇迹,但其他厂商努努力,还是能学出八成的功力,达到六成的效果。
学得最快的,还是互联网跨界来的新势力。
去年,有记者问何小鹏是否真的摸清了爆款公式,何小鹏的回答是“没人摸的清楚”。
但学习雷军好榜样一年后,小鹏走出 ICU,何小鹏也摸到了些门道。
前段时间 G7 发布会上,何小鹏总结了他对做产品新的理解:“左手科技,右手艺术,品质是基础,情绪是高度。”
再简化一点,就是设计好看、配置拉满、价格劲爆。
设计上,乐道延续了蔚来独树一帜的审美,但加上了许多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元素:更大的屏幕,实木的饰板,更软的座椅。
虽然已经猜到,为了给情绪价值拔拔高,蔚来会在设计上埋下一些彩蛋,但当“步步高升”这样的中式吉祥话,从生于巴西,精通英、意、葡三门语言的前宾利设计师嘴里说出来,刀法还是有些不真实感。
李斌介绍乐道 L90 设计的环节里,PPT 和文稿里浓烈的“米味”,也让人感到陌生,台上李斌的普通话,好像都多了点湖北味。
蔚别三日,刮目相看。
今年以来,算上改款,蔚来发布了四款新品,但在乐道 L90 身上,蔚来投入了今年最大阵仗的宣发资源,能看出,蔚来十分努力地想让乐道破圈。
前段时间,杰兰路发布了一份报告,蔚来 NPS(推荐净值)首次下降,乐道逆势上升。
蔚来 NPS 下降,原因有很多:价格不透明、公司负面舆论等等,乐道 NPS 上升,主要是由于产品口碑。
可以说,蔚来是在用主品牌的势能,给乐道换一个破圈的机会。
蔚来给乐道用户的情绪价值,甚至高到了友商惊诧,自家人也惊诧的地步。
价格发布后,有网友直呼“性价比之神”,成立十年,蔚来第一次与“性价比”这个概念有了微妙的联系。
发布会现场有不少蔚来用户当场下单,一位用户边支付预定金边念叨:“卖(蔚来)ES7,还是卖(乐道)L60 呢?”
最终,他的决定是两台都卖掉,置换成乐道 L90 外加一台 Firefly 萤火虫。
而在线上观看直播的用户,则在车友群里感叹:蔚来主品牌还怎么卖?
蔚来 ET9 和乐道 L90 ,俨然成为了蔚来体系内性价比最高的两款车型,一个负责拉高势能,一个负责抬升动能。
在当下,后者显然更加重要,它是打破外界对蔚来技术路线、存续能力质疑的关键环节。
三根阳线能改变信仰,一个惊爆价能扭转舆论,社媒评论区对李斌和蔚来的风评,与两天前已截然不同。
发布会后的群访环节,蔚来副总裁沈斐对媒体说:
“(汽车行业)有两种成功,一种是发布会成功,一种是交付成功,我们期待后一种。”
期待能否达成?蔚来这场翻身仗结果如何?就像何小鹏说的那句:没人摸的清楚。
三季度车圈重磅新品将接连上市,关注「刀法研究所」,了解汽车消费最前沿的趋势,抢先一步掌握这个时代的隐藏款成长机会。
参考资料:
[1]《中国统计年鉴2024》
[2]《第四消费时代》三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