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座便民桥,出行安全多了,再也不用担心雨雪天气桥面湿滑了。”7月10日,白河县茅坪镇田湾村六组村民闵道国站在崭新的混凝土桥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来,白河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引领全县80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在产业发展、矛盾调解、民生事业中发挥自身作用,将高效能履职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
“以前我们接触到人大代表的机会不多,自从村里的代表联络站建好后,人大代表成为我们的‘常客’,遇到难题就能随时到代表联络站找代表反映。”陈庄社区村民程桂芝道出了心里话。
卡子镇陈庄社区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常住人口一千多人,社区广场是村民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前些天,程桂芝发现广场的路灯坏了,便找到村上的代表联络站,将情况反映给了县人大代表、陈庄社区支部书记方家田。
“没想到早上刚到联络站反映了情况,下午路灯就修好了。”让大家惊喜的是,当天夜幕降临,广场上的路灯就被重新点亮,温暖的灯光再次照亮了村民们锻炼的身影。
进站接待群众,在白河县已经是人大代表的固定行程。近年来,该县人大持续推进代表联络站多元融合、提档升级,累计建成镇村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75个。今年以来,全县各级人大代表进站履职1423人次,收集意见建议442条,推动办理各类问题621个。
织牢民生领域“监督网”
“要突出工作重点,坚持因地制宜、分类管控,扎实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和土壤资源永续利用。”白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凃斌在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时强调。
自2022年年初,该县人大就把守护“蓝天碧水净土”纳入工作要点,将其作为本届人大常委会的重点监督内容。2024年9月,该县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采取实地查看、听取汇报等形式,在全县6个点位开展执法检查。
4月16日,白河县十九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二次会议上,33位常委会组成人员,5名人大代表共同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
“土壤是生命之基、食物之源,要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风险,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应邀列席会议的县人大代表杨登宝的发言掷地有声。
审议现场,代表现场提问,相关负责人现场作答,一问一答间有力推动了环保法律的刚性约束得到有效落实。
发展大局所需,民心民意所向,正是人大监督重心所在。近年来,该县人大综合运用专题调研、执法检查等多种监督方式,打好“年初问计划、年中问进度、年末问结果”的监督闭环,有力推动问题解决,确保监督工作取得实效。
解锁群众生活“幸福码”
“以前给电动车充电,要将十几米的插线板从窗口接到楼下,既不安全又不方便。如今,社区新建了充电车棚,这些问题全都迎刃而解了。”7月6日,家住城关镇清风社区的居民王莹连连称赞道。
去年以来,随着县城6处带遮雨棚的充电插座正式投用,困扰群众多年的“充电难”和“飞线隐患”问题,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将民生实事项目交由人大代表进行票决,是白河县人大常委会推动代表履职从“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的具体举措。
为确保每件民生实事项目都能“开花结果”,让人民群众真正共享发展成果,2月28日,白河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177名县人大代表对上年度10件县级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进行了满意度测评。
根据计票结果显示:县城充电桩建设项目满意率高达99.39%。会议还同步票决产生了2025年度8项民生实事项目。
“人大工作基础是代表,作用在代表,活力看代表。我们将持续加强代表服务管理,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不断激发代表履职活力,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代表力量。”白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游益林表示。
作者:贺余环 刘堂欢
编辑:许沥心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
上一篇:“为翻身解放出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