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国家邮政局发布并解读《2025年6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2025年6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454.3,同比提升4.7%。上半年,行业发展稳中有进,市场规模保持高位,服务质量稳步提升,航空网络大力拓展。预计下半年,行业发展动能将进一步释放,产业协同深化发展,服务供给日益丰富,发展态势将持续向好。
原文如下:
国家邮政局发布2025年6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
7月14日,国家邮政局召开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并解读《2025年6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2025年6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454.3,同比提升4.7%。上半年,我国稳经济促消费若干举措加快落地,为行业创造了广阔的市场需求,行业发展稳中有进,市场规模保持高位,服务质量稳步提升,航空网络大力拓展。预计下半年,行业发展动能将进一步释放,产业协同深化发展,服务供给日益丰富,发展态势将持续向好。
上半年,行业支撑扩大内需战略,带动线上消费需求不断释放,快递市场规模快速扩大,快递业务收入有望超7000亿元,快递业务量预计超950亿件,同比分别增长约8.5%和约19%。上半年,快递企业加强投入,全链路优化寄递时效,围绕多场景提升寄递服务体验,助推行业由“末端服务供给”向“社区生活保障”转变。上半年,快递企业在西部地区增设集运中心,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和业务量持续快速增长。西部地区加速跻身“包邮区”行列,内蒙古、西藏、新疆等地快件投递量明显增加。一季度,异地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405亿件,同比增长23.5%,高出行业增速1.9个百分点。二季度,异地业务持续增加,对快递业务量增长的贡献接近95%。
上半年,得益于全行业网络能力实现新跃升、科技创新应用加速,以及赋能产业发展能力增强,快递业务量保持较快增长。快递企业通过增设快件集运中心、布设中转仓,增开高铁快递专线,拓展航空运输网络,优化集运流程等,着力提升寄递服务网络能力。多地快递末端网点升级自动化设备,行业中转效率大幅提高,无人车、无人驿站应用范围逐步扩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末端派送更加快捷。新增多架全货机,多条全货机航线,跨境寄递网络加快完善。低空场景加快应用,在应急、跨海岛、山区等多场景下开展无人运输,高效促进“空地协同”。
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主任朱丽表示,上半年,行业大力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为促进农民增收、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持续贡献行业力量。各地积极推进完善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新疆地区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覆盖率近九成。邮快合作、快快合作、交邮合作等多种模式实现进村,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逐步深化,内蒙古、西藏、新疆等地投递量同比增长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快递企业深化与现代农业企业合作,升级农产品服务方案,推进“快递+乡村特色”融合发展模式。上半年,新疆哈密瓜、杏子等农特产品寄递业务量5518万件,带动农业总产值67.55亿元。
朱丽指出,上半年,随着《快递暂行条例》的修订实施,行业深入开展快递包装绿色治理,积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多家企业通过制定碳减排战略、披露碳减排目标和路径、推动构建全网绿色发展体系,推进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探索降本增效与低碳转型的创新路径。通过推广使用智能包装推荐算法,扩大应用可循环包装,积极发展绿色运输,在部分地区采取积分等激励措施,实现成本、体验、降碳多方面成效。下半年,国家邮政局将持续深化法规政策落地,引导快递企业积极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方式,注重资源节约集约,逐步加大使用绿色能源、优化寄递运输方式、推进基础设施绿色改造,持续增强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提升行业绿色发展动能。
本文编选自“国家邮政局”公众号,智通财经编辑:蒋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