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消费日报网
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7月9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1000亿件,比2024年达到千亿件提前了35天。这一数据不仅展现了邮政快递业对促进消费升级和实体经济增长的关键支撑作用,更折射出我国经济发展较强的韧劲和活力。
国家邮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邮政快递业聚焦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实现了持续较快发展。今年千亿件的更快诞生,凸显了我国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电商渗透率持续攀升,带动了快递业务量较快增长。快递“规模经济”效应继续放大,对产业拉动和经济带动能力明显提升。
“快递业务量增长势头强劲,主要缘于三大动力:电商新业态的蓬勃发展(如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下沉市场的深度激活,以及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赋能。随着提振消费政策、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叠加跨境物流的加速发展,快递业未来仍将释放更大潜能。”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解筱文对记者如此表示。
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战略规划研究部主任刘江介绍,邮政快递业正通过信息流、资金流、实物流“三流合一”优势,实现各种要素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环节高效流转,有助于促进各区域要素加速流动,带动东中西部平衡发展,推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第1000亿件快递是一台以旧换新的家用空调,从广东中山发往江苏常州,这一案例直观体现了以旧换新政策对消费市场和快递业的双重拉动。当前,以旧换新品类呈现多元化趋势:家电领域空调、冰箱、洗衣机占比靠前,3C产品中手机、平板电脑需求旺盛,为快递企业延伸服务触角提供了新空间。
在业内人士看来,邮政快递业在服务以旧换新政策落地方面表现突出,行业构建起高效便捷的一体化服务体系,不断优化用户体验,为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激发内需市场潜力贡献了行业力量。
“快递物流企业应构建‘换新+回收’全周期闭环物流管理体系,覆盖产品制造、配送、安装调试及回收再利用的全链条环节。通过搭建数字化平台整合信息资源,打通线上线下服务场景,形成覆盖生产端到消费端的物流网络,为用户提供精准化、可视化的物流服务解决方案。”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如是称。
(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