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洞见研报行业前沿
01
行业速写:
医美到底有多火?
从市场结构来看,中国医美市场正在经历结构性的变化。轻医美项目凭借其“快、轻、便”的特点,在用户数量和消费频次上迅速增长导致其市场规模占比逐年提升。然而,重医美作为医美服务的“金字塔尖”,其“一锤定音”式的改造效果和高壁垒,决定了其在价值链中的核心地位。
(资料来源:嘉世咨询)当前,从收入规模来看,重医美与轻医美的市场份额大致呈现“四六开” 或“五五开”的格局(各家统计口径略有差异)。未来趋势预测,轻医美的市场份额占比可能会继续缓慢上升,但重医美的绝对规模仍将持续扩大。二者并非完全的替代关系,更多的是互补和协同。许多消费者会选择“重+轻”结合的综合解决方案,以达到最优的、持续的美丽效果。
竞争格局:从竞争态势来看,行业高度分散,超80%医美企业成立时间不足5年,单体机构数量占比达51%,大型稳定的连锁机构数量有待增加,市场仍处于充分竞争状态。
(资料来源:和君集团)数据显示,超过90%的医美消费者愿意在未来维持或升级现有的医美消费水平,同时超过70%的医美用户近一年医美累计消费超1万元,医美消费市场消费信心足。
(资料来源:和君集团)02
谁在变美?
医美消费者画像大揭秘
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外貌的关注点和需求不同:年轻人更注重自身外貌的完美和吸引力,因此皮肤美容和整形手术成为他们的首选。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开始关注胸部的形态和眼部的外貌,这可能与年龄带来的身体变化和自身审美观念的改变有关。而在中年人群中,皮肤的老化、眼部问题和胸部形态的变化成为主要关注点。
(资料来源:快商通)医美消费主力军为20-35岁的年轻女性,占比超过70%。其中,90后、00后成为消费主力,消费观念更加开放,愿意尝试轻医美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男性医美市场正在快速崛起。数据显示,男性医美消费者占比已接近40%,主要集中在植发、皮肤管理等项目。
(资料来源:快商通)03
轻医美成绝对主流:
小投入,大需求
“以前觉得医美就是动刀子,现在发现午休时间打个瘦脸针就能变美。”这种认知转变,正是轻医美崛起的真实写照。在中国整体医疗美容市场中,轻医美的市场份额正在持续扩大。五年前,手术类和非手术类项目的市场规模大致相当。而现在,非手术类项目的市场规模已明显超过手术类项目,占比超过60%,并且这一趋势仍在加强。
(资料来源:嘉世咨询)这主要归因于轻医美项目风险低、恢复快、价格门槛相对较低的特点,使其受众更广,消费频次更高。消费者倾向于从创伤更小、更自然的轻医美项目开始尝试,轻医美已成为医美消费的绝对入口和主流。
(资料来源:快商通)过去几年,轻医美赛道是资本市场的宠儿。上游企业(如爱美客、华熙生物)的成功上市和高市值,吸引了大量投资机构的关注。投资热点主要集中在:
上游新技术:对拥有胶原蛋白、再生材料、新型肉毒素等稀缺产品管线 的企业进行早期投资。
中游连锁化:投资有潜力进行规模化扩张的连锁医美机构。
产业链赋能:投资为行业提供 SaaS 系统、供应链服务、数字化营销解决方案的企业。
04
技术的进步
将持续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数字化与智能化:3D 模拟、AI 辅助诊断、手术机器人等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
材料科学突破:更具生物相容性、更长效、甚至具备再生功能的植入材料,将改善手术效果和患者体验。
微创化趋势:借助内窥镜等设备,即便是传统的大型手术,也能以更小的创伤完成。
医美本质是 “医疗行为” 而非 “消费娱乐”,任何时候,安全都应排在变美之前。当行业逐渐褪去浮躁,回归医疗本质,才能真正实现 “让每个人安全地变美” 的初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