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本网7月13日讯(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张慧玲)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获悉,继2023年林业碳汇与草原碳汇实现全区“双首单”交易、2024年完成林业碳汇全域开发后,近日,兴安盟在碳汇开发领域又取得重要进展——阿尔山市杜拉尔林场防护林造林碳汇CCER项目通过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及信息平台公示,成功登陆全国碳市场。
CCER即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简单来讲,CCER就是一种碳抵消机制,即控排企业向实施“碳抵消”活动的企业购买可用于抵消自身碳排的核证量。
兴安盟地处大兴安岭南麓,境内生态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是名副其实的“储碳库”。近年来,当地创新提出林草湿碳汇资源“统一管理、统一开发、统一销售”模式,并以阿尔山市为试点,率先探索碳汇开发路径。2023年,兴安盟创新采用期货式交易模式,在全区率先实现森林、草原碳汇的“双首单”交易;2024年完成林业碳汇全域开发。
本次登陆全国碳市场的项目是兴安盟携手内蒙古大兴安岭碳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选定的杜拉尔林场8.3万亩防护林开发项目。该项目主要树种为云杉、樟子松、落叶松、柳树、白桦,项目计入期40年,计入期内预计可产生减排量总计57.63余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年均减排量1.4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该项目从筹备到落地,先后组织专家五赴现地踏查,结合卫星遥感与地面监测数据,精准核定碳汇量,并破解计量标准等技术难题。
作为全区林草碳汇交易试点,兴安盟以阿尔山市碳汇项目为样板,目前已总结出“地块权属确权—碳汇计量核算—交易市场对接”全链条操作指南,为全区乃至全国林草碳汇开发提供实践参考。兴安盟将依托杜拉尔林场项目的成功经验,推进林业碳汇全域开发驶入快车道,并探索林业碳票、碳普惠机制等创新路径。同时,通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激活分散林地的碳汇潜力,推动碳汇产品多元化价值实现。
编辑:孙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