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陇原先锋】
生产一线的坚强战斗堡垒
——记金川镍钴选矿厂精矿车间党支部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谢晓玲
在金川镍钴选矿厂精矿车间的生产一线,党员时时干事冲锋在前,他们带头研制创新装置,加快技术攻坚,改进生产方式降本增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而将他们凝聚起来的,正是在生产最前沿的坚强战斗堡垒——精矿车间党支部。
面对年处理百余万吨镍铜混合精矿的生产重任,精矿车间党支部将战斗堡垒筑在最前线。支委责任清单细化到人、党员积分制量化考核、攻关小组揭榜挂帅……一套环环相扣的责任体系,让组织优势化为攻坚利器。精矿车间党支部书记张黎的话语掷地有声:“哪儿有需要,党员就要‘钉’在哪儿!”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精矿车间党支部深谙此理,率先在责任体系上破题立规。每位支委手中都有一份清晰的责任清单,任务具体到人、时限明确到日。这不仅是要求,更是行动的号角。支委们带头深入一线,从设备检修到技术攻坚,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
精矿车间党支部将创新战场作为党建和生产经营融合的主阵地,推行“党建+创新”模式,激励党员围绕科研孵化、项目建设、技术革新和生产瓶颈贡献“金点子”。车间技术墙上贴满党员建议,每条都有专人跟进反馈,形成“献计—落实—反馈”的闭环。
党员王礼道带领团队日夜攻关,成功研制出“高能小车传动链条张紧装置”,一举摘得甘肃省优秀质量管理活动一等奖。
在党员带动下,技术骨干精准发力——改进技术削弱管道水锤效应,根治了长期困扰生产的震动顽疾;自行研发的自动升降车、轨道冲洗装置、软质挡矿板等,巧妙化解生产痛点,车间文明生产和节能降耗水平显著提升。
安全与成本,是企业生命线。精矿车间党支部将“一区一岗两队”打造成攻坚克难的实践载体。在“全力以赴战检修,攻坚克难建新功”的立功竞赛中,党员骨干冲锋在前。党员安全先锋队常态化穿梭于设备之间,运用“一线工作法”辨识风险、排查隐患,让“全年零伤害”目标化为现实。
为推进降本增效,精矿车间党支部将成本管控纳入重点任务,推行降本增效“五字诀”与“项线”“经纬”式成本管控法。党员攻关小组在成本预算预控中发挥先锋作用,推动完成“空气能装置替代澡堂蒸汽加热”等节能改造,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车间的未来,系于青年。精矿车间党支部秉持“党建引领、导师帮带、实践赋能”理念,实施“青蓝素质提升工程”与“八个一”人才培养计划。经验丰富的党员骨干与青年职工结对传帮带,倾囊相授技术要领。
精矿车间党支部狠抓技能考证工作,通过靶向培训和岗位锤炼,2024年青年技能鉴定合格率达93%。一批有潜力的年轻人在重要岗位迅速成长,“师傅用心教、徒弟拼命学”蔚然成风。
党旗所指,力量所聚。金川镍钴选矿厂精矿车间党支部以“抓基层打基础”的坚实步履,在党建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中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实践之路。
“我们以责任体系强基固本,让鲜红的党旗始终在选矿生产一线高高飘扬,形成了‘党旗飘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业绩创在一线’的生动局面,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不息的动能。”张黎坚定地说。
责任编辑:杨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