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江楚雅
降本增效显著,白羽肉鸡龙头企业圣农发展(002299.SZ)稳定发展。
日前,圣农发展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5亿至9.5亿元,同比增长732.89%至830.88%。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推进全渠道策略,扩大市场份额,成本端优势巩固,以及对太阳谷的控股合并带来的非经常性收益。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圣农发展在扩产提速的道路上大步迈进,计划在2025年将养殖产能提升至10亿羽。公司5月份销售情况简报显示,1至5月,生食产品累计销量稳定增长,深加工产品累计销量增长约9%,深加工产品占比持续提升。
2025年上半年预盈超8.5亿
圣农发展是亚洲最大的白羽肉鸡全产业链一条龙企业。公司主营业务涉及肉鸡饲养及初加工、鸡肉产品深加工,具备优质种源、成本控制能力、产业链一体化优势。
公司此前发布的5月份销售情况简报显示,2025年1至5月,生食产品累计销量稳定增长,深加工产品累计销量增长约9%,深加工产品占比持续提升。
日前,圣农发展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8.5亿至9.5亿元,同比增长732.89%至830.88%,上年同期为1.0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3.3亿至4.2亿元,同比增长256%至353.35%,上年同期为9264.33万元。
报告期内,C端零售渠道持续高速增长,出口及餐饮渠道各板块亦实现稳健增长,高价值渠道占比稳步提升,公司收入结构持续优化。此前,圣农发展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C端业务在未来3至5年内将持续高增长,公司将通过全国市场开拓、增加网点数、提升系统排名等措施来实现目标。
此外,公司精益化管理持续深入,叠加新一代自研种鸡“圣泽901Plus”自用比例提高的贡献,上半年综合造肉成本对比去年同期实现显著下降,有效缓冲了市场价格下行压力,夯实了盈利基础。
除核心业务的稳健贡献外,上市公司完成对太阳谷的控股合并,原持有的太阳谷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的账面价值与合并日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经初步测算约5.4亿至5.5亿元),在合并报表层面确认为投资收益。此项非经常性收益对报告期归母净利润产生重大积极影响。
本次合并后,公司将充分发挥种源自主可控与全产业链布局的协同优势,加速对太阳谷的深度整合与技术、管理赋能,进一步挖掘其盈利潜力,为公司未来业绩持续增长注入新动能。
加码扩产立足研发创新
从2021年起,圣农发展提出“圣农十四五规划”,计划未来5年产能将从2020年的5亿羽增加到10亿羽,食品销售额将增加到130亿元,祖代种鸡产能将占国内市场40%,加快建设“数字圣农”,争创国内禽肉第一品牌,努力打造成世界级食品企业。此后,圣农发展通过自建及收并购等方式大力扩张,当前养殖产能已接近8亿羽。
与此同时,圣农发展加强科技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公司加大对新一代自研种鸡的研发投入,提高种鸡的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加强智能化养殖技术的应用,提高养殖过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
新一代自研种鸡“圣泽901Plus”的成功研发和应用,是圣农发展研发实力的重要体现。随着“圣泽901Plus”自用比例的不断提高,公司在种鸡领域的优势日益凸显。种鸡的品质直接关系到鸡肉的产量和质量,通过持续加大研发,圣农发展能够不断提高种鸡的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为养殖业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除了种鸡技术,圣农发展还在养殖、屠宰、加工等全产业链环节加大研发,推动技术升级和创新。2020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0.74亿元、0.67亿元、1.17亿元、1.21亿元、1.05亿元,5年合计4.84亿元。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