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0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杨昱 通讯员 刘美莹 李思曼
在20余米高的树端,如同松鼠般轻盈地在枝叶间跳跃,如小鸟般在树枝上轻巧地行走、俯瞰大地,这样的神奇体验,正是攀树所带来的魅力冲击。7月13日,在长沙市雨花区,记者见到了湖南唯一持证攀树师徐潇,听听他与大树的故事。
图说:徐潇正在攀树。(受访者供图)爱上攀树,常被取笑“掏鸟窝的”
今年42岁的徐潇来自湖南岳阳,本职工作与户外运动毫不相干,热爱户外活动的他还有着滑翔伞飞行员、攀树师等身份。
“攀树其实挺小众的,很多朋友开玩笑,问我是不是掏鸟窝的。”徐潇介绍,攀树师源自园林树木工作,重点在保护动植物上,而攀树师所用的装备也区别于攀岩,常用的有树皮保护器、攀树安全带、安全短绳、头盔、护目镜、机械抓结等。
“攀树师的工作内容很丰富,比如采集树种、珍稀动植物的科考工作、测量树木高度、修枝等。”徐潇告诉记者,他曾前往新化测量古树,每次都会爬到离树冠处近2米的位置测量,让实际测量数据更精准。此外,救援也是攀树师常干的活,比如摘取无人机、滑翔伞、帮小鸟归巢,救援珍稀鸟类及挂在树枝上的滑翔伞运动员。
聊起如何与攀树结缘,徐潇说,2020年一次上网时偶然了解到攀树这项运动,“受到了一些前辈的帮助,他们将自己的技术倾囊相授。在独自摸索学习的阶段,对我帮助巨大,也让我对这项运动的魅力有了更多理解。”
“要是天气不错,休息日我大概率就是在树上度过一整天。在20多米高的树上闲坐,那份清爽和惬意很上头。”徐潇说,在攀树领域安全始终放在首位,每次攀树前,他都会和队友评估安全性,“有次,我看到了一个树洞,开玩笑讲里面有蛇,结果头刚伸过去,一条乌梢蛇就蹿了出来,吓得我滚落山坡。”
当攀树成为徐潇的爱好,他也有了更高的追求。“我到了厦门大学见到了‘国内攀树第一人’郑达雄教授,拜了‘国内唯一全职攀树师’俞燕玲为师。”徐潇告诉记者,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他于2023年拿到了由国际树木协会颁发的攀树师资格证。
图说:徐潇正在攀树。(受访者供图)学习如何与树木交流沟通
攀树除了是一项运动,作为一种职业距今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了,由国际树木协会ISA颁发攀树师认证。
“攀树师遵循高级树艺师的指示进行工作”。简单类比,树艺师相当于主治医生,负责为树木开方子,而攀树师是实际动刀的人。攀树师并不是很高深的职业,资质要求是中学以上学历,是一个技术型蓝领。“如果去香港环卫署工作,有可能就要考这个,因为需要高空作业,最常见的工作就是上树修理枯枝。”徐潇介绍,攀树作为一门课程,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在2012年引进了攀树课程作为大学选修课。
“我的老师俞燕玲说,大树是有语言的,它们不是不表达,只是它的语言大部分人不懂。当了攀树师,就要通过它的肢体语言,去感受它想说的话,它是在求救还是在享受当下的环境。”徐潇说,成为一名攀树师,他一直在学习如何与树木交流沟通,去倾听、去感受、去了解它们。虽然目前他还不是一名职业攀树师,但每一次治疗树木、高空救援都让他觉得这份热爱很有意义。
徐潇希望更多人能关注到攀树这项运动,同时关注树木保护本身,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