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波光粼粼,映照着江口街崭新的路面,旧时堆积的杂乱悄然隐去;全长1039米的邗江南路沿线,似一条苏醒的脉络,路侧“瓜洲”主题墙绘惊艳亮相,游人纷纷驻足打卡;古渡公园内,剧组正忙碌拍摄,这里化身热门短剧片场,在赋能文化魅力传播之余,持续催生数字经济新业态……在瓜洲,古镇发展的强劲动能,正奔涌出崭新气象。
近年来,扬州市邗江区实施全域党建深耕计划,推动制定了一批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和重点任务,深入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动文化制造业转型升级、文化服务业提质增效、文化数字化扩容提速,弘扬江河交汇文化。瓜洲镇地处江河交汇一线,为告别发展中的千镇一面,镇党委因地制宜,牵头实施“五韵和鸣,文旅花开”书记项目。通过差异化布局农业、能源、研学、文化等资源,形成“主题游线串联+要素全域配套”的均衡发展格局,力争打造5个特色鲜明的村居发展核心区,书写古镇振兴样本。
围绕书记项目,瓜洲镇同步配套机制创优。依托区“一线面对面 服务零距离”工作机制和“心服务·邗我办·我来办”行动,常态化收集民众诉求,将非遗传承、老街修缮、文物古建等高频议题纳入项目库,让民声成为古镇规划“指挥棒”。同时,建立“校地联动”机制,与江苏开放大学合作,在原有亲子研学“做学创展”四维架构基础上,新增老年人“情智养生”唤醒项目,推出戏曲养生八段锦、经典剧目排演等内容,活化文化基因,打造古镇“流量密码”。
为推动古镇发展,邗江区将干部队伍建设摆在更关键位置。以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为目标,着力打造“老中青”梯次衔接、优势互补的骨干力量。在瓜洲镇,“一把手”发挥“头雁”领航作用,在“书记项目”和重大事项上牵头方向、狠抓落实,激发“群雁”活力;突出中层骨干核心地位,安排参与攻坚项目并与年轻干部结对,在关键领域悉心指导;持续深化“古渡新羽”工程,创新推行“年轻干部帮办”模式,组建服务队下沉一线担任“赋能专员”,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为古镇建设提供金点子和“全流程”服务,有效破解堵点难点。
为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邗江区始终坚持以产业链党建“五在五同”工作法为指引,围绕文化产业链,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将历史文化、非遗传承、乡土风情串珠成链。如今漫步古镇,具有时代价值的老屋被列为文物保护房,工匠们正以“绣花功夫”精心守护历史遗存;江河记忆·瓜洲文博创意中心巧妙保留原红砖厂房的肌理,通过修缮加固,让历史与现代实现“新旧共生”;“非遗铁锅”在坚守传统精髓的同时,创新融入现代气体氮化技术,焕发新生,成为市场上的亮眼产品;走进春江花月夜艺术馆,“声、光、电”交织,“音、诗、书画和非遗技艺”交融,构建出多维度沉浸式空间,将文学音乐作品全方位、立体式呈现眼前。
在党建引领的强劲动能驱动下,瓜洲古镇正以“党建红”为底,精心描绘“文旅花开”的振兴新画卷。从运河畔焕然一新的江口街,到游人如织的邗江南路沿线;从赋能数字经济的古渡片场,到串珠成链的文化产业链……古韵今风在此相映生辉,一幅彰显江河交汇文化魅力、融合传统与现代生机的古镇发展新图景,正在古运河畔徐徐展开。
邗组宣 刘茗滟 刘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