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沈阳日报
盛夏的沈阳骄阳似火,气温不断攀升,城市用水需求陡然上涨至每日144万立方米预期高位。伴随暑期与汛期叠加,沈阳水务集团以周密部署与高效行动,聚焦六大关键维度,全力编织一张覆盖全域、稳定可靠、安全洁净的城市供水保障网。
全局谋划
织密优化供水网络
针对市民集中反映的水压低、水量小等痛点,沈阳水务集团打响管网优化攻坚战,关键区域迎来精细化调整,同时新建多条供水管道。工作人员根据智慧水务系统,动态实施“以压调量、按需供给”策略,精准指挥水流走向,哪里缺水往哪送,哪块压力低就调哪。
前瞻布局
精准预测水量需求
面对高温、假期、汛期三重叠加的严峻考验,水务集团依托大数据研判构筑起“预知”防线。通过科学分析历年用水趋势、深度结合气象预报模型,一套覆盖6月至9月长达四个月的详尽供水调度预案提前出炉。144万立方米的日供水需求不再是冰冷数字,而是转化为泵站科学启停、水源合理调配、水压精确控制的行动蓝图,让高峰期用水更安心、更顺畅。
靶向除患
筑牢供水安全堤坝
沈阳水务集团深知“防重于抢”,19项春季重点检修任务针对老旧设备和冬季暴露的薄弱环节集中攻坚,确保核心地带供水坚如磐石。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22辆应急送水车与5000件桶装水枕戈待旦。预案在前、物资到位,有效提升了极端天气或突发状况下应急供水能力,让“重点区域重点保”的承诺掷地有声。
智慧巡护
构筑坚实管网防线
稳定供水源于日复一日细致入微的守护。一张由1203个管网打卡点编织而成的“巡查天网”覆盖全市,GIS地理信息系统高效助力巡检人员“按图索骥”,管线运行状况尽在掌握。面对城市密集施工环境,水务人员主动出击,与工地对接并发放保护告知单、现场全程监护,为城市地下“生命线”筑起一道坚固的防护屏障。
汛期来临,全市321处过河管线进入特殊防护名录。技术检测与现场巡视双重发力,为跨越水系的供水“大动脉”加上多重保险,确保雨季供水安全。
水质为先
严控全流程安全关
保障供水不仅在于“量”,更在“质”的坚守。沈阳水务集团将风险识别关口前移至源头,在大伙房水库、柴河水库等核心水源地设立原水监测点,每月4次专项检测紧盯藻类、异味、浊度等关键指标波动,确保源头活水健康清冽。同时,遍布全市管网的水质监测点如同星罗棋布的哨兵,对出厂水、管网水、末梢水实施“层层把关”。
极速响应
争分夺秒保障供水
高温环境下供水管网面临考验,水务集团组建了一支由289名精兵强将组成的应急抢修铁军,24小时全天候待命。应急物资储备充足,车辆设备随时启动,确保突发事件抢修力量能第一时间顶上去、拿得下。
如您遇到用水问题,可随时拨打沈阳水务集团24小时客服热线96681。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
主任记者 于海
下一篇:要站在古人站过的地方看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