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光明日报
“站在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历史坐标前,文明对话已不仅是理念倡导,更是破解全球治理困境的实践路径。”7月11日,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文明交流互鉴与建设包容世界”分论坛上,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于运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于运全认为,多极化的世界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正在成为现实。它推动国际关系从单极霸权迈向多元共治,为世界和平稳定与共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这一进程中,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文明对话,作为连接发展与安全的价值纽带,正推动不同文明超越意识形态藩篱,为多极化世界注入包容创新的内生动力。于运全表示,我们要依托全球南方国家原动力,构建公平公正的对话合作机制;要强化国际组织规则凝聚力,反对任何形式的霸凌行径和单边主义声音;要激活多元主体协同推动力,为世界多极化发展注入正能量。
“今年5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25人类发展报告》,揭示了全球发展减速、国家间发展不平等加剧等现实问题。而全球南方国家借助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平台有效应对,在国际事务中越发自主自信。”于运全表示,扩员后的金砖国家承载全球近半数人口,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全球南方国家拥有丰富的文化传统和特色社会制度,为全球文明提供了更加多元的样本。“我们要打造平等对话平台,鼓励全球南方国家深度参与气候治理、数字贸易、公共卫生等国际议题讨论,提升其参与国际事务话语份额,推动构建公正、平衡的国际秩序。”
于运全认为,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必须把规则放在第一位。然而,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严重冲击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挑战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侵蚀可持续发展根基,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在此背景下,国际组织的协调作用越发凸显。世界贸易组织通过多边谈判机制破除贸易保护主义壁垒;联合国环境署凝聚各国共识推动环境治理规则完善;上海合作组织以安全合作机制维护地区和平稳定。这些实践证明,唯有持续强化国际组织的多边凝聚力,才能有效化解分歧、守护世界和平。这既是对反法西斯精神与联合国宪章的传承,也是推动平等有序的多极化、守护世界和平的必由之路。
在于运全看来,智库、媒体、青年等多元主体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智库作为思想的摇篮和智慧的源泉,通过加强交流与合作,开展联合研究与对话,促进知识共享与思想碰撞,为全球性问题提供多元的解决方案。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传播多元声音、打破信息壁垒,可以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青年是世界的未来和希望,天然具备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巨大潜力。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开展的“全球青年文明互鉴观调查”显示,在1500名多国受访青年中,85%的受访者认同文明多样性对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智库、媒体、青年等多元力量协同发力,必将为打破文明隔阂,构建一个更加和平、繁荣、美好的世界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本报北京7月13日电 本报记者 曹元龙)
下一篇:国防部:造成中日海空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