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肇中等科学家获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
创始人
2025-07-14 02:23:58
0

    昨日,2025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多位菲尔兹奖、诺贝尔奖和图灵奖得主领衔出席。丁肇中、朱棣文、戴维·格罗斯、罗伯特·塔扬、森重文、乔治·卢斯蒂格等6位科学家获颁2025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

    前沿科学奖评出118篇杰出论文

    大会主席、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在致辞中回顾了近年来数学、物理、信息科学和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从多个百年数学猜想有望得到解决,到量子计算的飞速跃升,再到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演进,各个学科深度交汇。他认为,一个由理论突破与技术创新共同驱动的时代或将到来。他期待通过本次大会搭建开放、包容的国际学术平台,进一步推动海内外科学界更深层次的对话与协作。

    在颁奖环节,6位“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依次登台领奖。当89岁高龄的丁肇中院士缓步走上领奖台时,全场用经久不息的掌声向这位实验物理学泰斗致敬。在半个多世纪的科学探索历程中,丁肇中用五项里程碑式实验重塑了现代物理学的认知框架。如今,他仍带领着16国科学家团队在国际空间站挑战宇宙射线理论的边界。

    开幕式上还颁发了前沿科学奖。本届奖项评选出118篇基础科学领域的杰出论文,覆盖数学、物理、信息科学和工程三大领域。获奖作者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菲尔兹奖得主,也有众多学术新秀。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等13所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论文作者揽获了17项奖项,展现了中国学者在基础理论研究、算法创新和前沿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实力和创新活力。

    将举办500余场学术会议

    国际基础科学大会由丘成桐院士于2023年发起设立,已成功举办过两届,主题为“聚焦基础科学,引领人类未来”。在接下来的两周里,包括400余位国际顶尖科学家在内的近千名海内外优秀学者、青年学子,将共聚怀柔科学城,在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围绕数学、物理、信息科学和工程三大基础科学领域展开学术探讨和交流。大会将举办500余场学术会议,包括大会报告、专题学术会议及卫星会议,多位国际顶尖科学家将领衔主讲基础科学报告、前沿科学奖报告,分享各领域最新突破性成果,推动多学科协同创新。

    学术报告涉及基础科学各个分支,以及与各学科的交叉领域,特别是人工智能理论前沿方向,包括生成式AI与多模态、计算机视觉与机器人、模型创新等。此外,AI驱动的跨学科研究,包括数学、生命科学、物理建模等也令人瞩目。

    特色活动助力青年科学人才培养

    在推动学术交流的同时,大会也着力构建青年科学人才培养的生态体系,策划了多项特色活动,包括“数学之夜”“物理之夜”“信息科学和工程之夜”三场专场沙龙、中外科学家与清华学生代表共聚一堂的“清华日”专场,以及让青年学子近距离对话科学家的“科学家面对面”专场等。

    文/本报记者  雷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探寻兰州古八景 远眺兰州白塔山 清乾隆年间的兰州莲荡池图(采自《兰州市园林绿化志》) 五泉山公园大门(本...
体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试点工作... (来源:中国体育报)转自:中国体育报体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试点工作现场会日前在重庆万盛召开。会议聚焦...
“南向通”扩容+离岸回购优化 ... 转自:上海证券报新华财经上海7月17日电 作为人民币债券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双星”——点心债与熊猫债...
进入中国十五年,JINS睛姿9... (来源:上观新闻)在上海的许多购物中心,都能看到一家名叫JINS(睛姿)的眼镜店。这是1988年成立...
方大炭素荣获“全国石墨电极先锋... 日前,第十八届炭素产业链市场研讨会在山东临沂举行。方大炭素一举斩获“2025年全国石墨电极先锋企业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