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短信能赚30元,莫让孩子成电诈帮凶
创始人
2025-07-14 00:36:33
0

转自:千龙网

当15岁的张同学按下短信发送键时,或许从未想到,每发送一组(20条)能赚30元的“兼职”,会导致多人坠入骗局深渊、金额高达20余万元的刑事案件,更未意识到自己已涉嫌违法犯罪。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北京多名中小学生被诱骗成为电诈“帮凶”的案例引发广泛关注。不只是北京,7月9日,云南省河口县公安局也发布警情通报,多名未成年人沦为诈骗分子的“工具人”。

电诈分子将“黑手”伸向未成年人,让涉世未深的孩子为其引流作案,性质极其恶劣,也凸显了未成年人自身法律意识的淡薄和相应网络安全教育的不足。

诈骗分子为何盯上未成年人?从大的背景看,随着公安机关对电信网络诈骗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强,给为诈骗犯罪提供帮助的黑灰产造成了严重打击,涉两卡(手机卡、银行卡)犯罪的成本越来越高。而未成年人的账号等显然更易绕过监管。

另一方面,对中小学生自身而言,其社会经验匮乏,防范意识薄弱,对类似“日结150元”的利益诱惑缺乏抵抗力,很容易被“轻松赚钱”的话术攻破心理防线,成为诈骗集团的“工具人”。

相似的剧情在不同地域上演,警示我们必须为未成年人构建起全方位的防护体系。学校应将反诈教育纳入实践课程,增强学生风险意识;家长需关注孩子的社交动态和资金往来,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平台则要强化对未成年人账号的监测,对批量发送相似信息的账号启动预警机制等。每一个环节多上点心,社会对未成年人的防护就能更严密一些。

针对此次事件暴露的电诈犯罪向低龄群体渗透的趋势,保护未成年人远离犯罪泥沼,既需要法律构筑“不敢骗”的红线,更需全社会织密“骗不成”的教育防护网。

因此,不让孩子陷入诈骗分子的圈套,学校、家长、平台等都责无旁贷,让反诈知识成为中小学生数字时代的必修技能,才能让未成年人远离诈骗套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或2023(历届)关于春节...  一、关于春节手抄报内容:礼仪篇  关于春节介绍: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居那里祝贺...
最新或2023(历届)春节手抄...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
最新:上半年,海盗事件增加50... (转自:船务资讯)近日,国际商会(ICC)国际海事局(IMB)海盗报告中心,发布《2025年1月1日...
阵地丨一线城市集体官宣,仅上海... 2025年7月10日,北京发布《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优化住房消费新供给部分提及:进...
中心城区二手房“以旧换新”政策... 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忻媛  本报讯  手机、家电“以旧换新”活动许多人都参与过,但住房“以旧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