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13日)下午,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上海赛区经过层层晋级,终于决出胜负。上海交通大学团队的“基于大模型的超材料产品设计及其产业化”获冠军;上海交通大学团队的“蝶翼——新一代柔性OLED透明盖板膜”获亚军;华东师范大学团队的“光启智芯-铌酸锂人工智能光子芯片应用领域拓荒者”、复旦大学团队的“‘窥豹’——脑胶质瘤术中关键基因快速分型仪器”、东华大学的“Air-Bridge——气道再生重塑者”和上海健康医学院的“精准‘核’疗---靶向SNORA7A7B开创胰腺癌治疗新纪元”获季军。此次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上海赛区(高教主赛道、红旅赛道、产业赛道)决赛暨冠军争夺赛于7月11日-13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大赛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上海赛区参赛报名数超过5.6万项,参赛人次超22.9万,最终 35 所高校的 425 个项目成功晋级市赛决赛。经过金奖争夺赛、排位赛、冠军争夺赛角逐出各赛道的金、银、铜奖。本次大赛金奖争夺赛、排位赛先后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大零号湾科创大厦举行。参赛项目按照高教主赛道、红旅赛道、产业赛道共32组进行路演答辩。今年入选上海市决赛的项目呈现出显著的多元化特征,应用场景覆盖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科技领域,同时深度融入智慧城市、医疗健康、教育文化等民生服务板块,更在碳中和、循环经济等绿色可持续发展以及低空经济等方向实现创新突破,充分展示了各团队不断开辟科创新领域、塑造发展新优势的蓬勃动力。经过激烈角逐,在入围排位赛的25个项目中最终有6个项目杀出重围,成功入围冠军争夺赛。
在今天下午的冠军争夺赛上,进入最终对决的6个项目团队逐一上台路演。这些大学生团队不仅展现出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前沿的创新思维,更体现了对社会痛点问题的敏锐洞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现了新时代上海学子的创新风采和科技实力。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由教育部联合中央单位和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共同打造。上海市赛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共同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承办。
原标题:5.6万个项目参与,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上海赛区今巅峰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