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实习记者 孙汝祥 记者 夏欣 北京报道
7月1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以下简称“《科创成长层指引》”)正式发布并施行。
自当日起,科创板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将进入科创成长层,新注册的未盈利企业将自上市之日起进入。
“存量公司受益明确,增量公司面临更高挑战。”资深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创成长层在调出标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两方面实施新老划断,利好存量未盈利企业,有利于改革的稳步推进。
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入成长层
此前的6月18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以下简称“《科创板意见》”)明确了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的基本要求。《科创成长层指引》则从业务规则的角度对有关要求加以细化。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上交所将坚守科创成长层定位,突出更好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这个改革重点,把好准入关。
“这次改革没有针对未盈利企业纳入科创成长层设置额外的上市门槛,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将自指引发布实施之日起进入科创成长层,新注册的未盈利企业将自上市之日起进入。”上交所相关负责人指出。
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科创板共有54家未盈利公司上市,累计已有22家公司在上市后实现盈利摘U,存量未盈利公司尚有32家。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金融学教授张宗新认为,科创成长层的设立,既增强了市场包容性,又强化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尤其是成长初期的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更加适配的资本市场平台。随着科创成长层制度的完善,以及第五套上市标准适用范围的扩大,预计会有越来越多科技企业加入,科创板对科技创新领域的覆盖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市场将呈现更加多元的发展态势,为优质科技企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科创成长层的设立,是国家坚定支持科技创新的关键一招,它增加的不仅仅是一个板块,更是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闭环生态的关键一环。”招商证券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刘杰表示,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优质未盈利科技创新型企业,对未盈利上市公司进行差异化统一监管,兼顾了发展和安全,体现了我国资本市场日益增长的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调出条件“新老划断”
《科创成长层指引》明确,科创成长层公司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上交所将其调出科创成长层: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指引发布前已上市且上市后尚未首次实现盈利的科创板公司,上市后首次实现盈利的,上交所将其调出科创成长层。
针对科创成长层调出条件实施“新老划断”,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存量企业调出条件保持不变,仍为上市后首次实现盈利,有助于稳定存量企业和投资者预期;同时提高新注册未盈利企业调出条件,推动新上市公司加速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
“存量企业受益明确,增量企业面临更高挑战。”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存量企业直接纳入成长层,调出仅需“首次实现盈利”,门槛较低,流动性还算稳定。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金融系主任叶小杰对本报记者指出,从监管与约束性来讲,调出标准实施“新老划断”,既对老企业保持了一定的制度稳定性,又促使它们以新规则为导向,积极提升自身经营状况与创新能力,推动企业加速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发力,向盈利及可持续发展阶段迈进,拓宽企业后续发展的边界与空间。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科创成长层企业按照规定发布符合调出条件的公告后,上交所原则上在2个交易日内将企业调出。上交所将加大调出前后的监管力度,强化上市公司日常监管和异常交易监管联动,严厉打击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
此外,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科创板意见》的要求,科创成长层股票简称后增加了特殊标识“U”。为了帮助投资者直观地区分存量和新注册科创成长层股票,上交所已经组织市场对行情终端和交易终端展示进行优化,对新注册科创成长层股票添加标签“成”,提示信息为“新注册科创成长层股票”;对存量科创成长层股票添加标签“成1”,提示信息为“存量科创成长层股票”。
(编辑:夏欣 审核: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