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光明网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青春梦想。暑假期间,多所高校的青年学子深入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扎根革命老区,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提升乡村教育的实际行动,筑牢思想之基,用奋斗砥砺铮铮青春志。全国人大代表、山西财经大学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研究院院长白琦瑞带领她的学生深入“护苗学堂”调研。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架架航模从孩子们手中成功起飞,梦想也在这里启航。图为白琦瑞代表和她的学生们和孩子一起制作飞机模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育星领航”科普团的大学生志愿者带领孩子们沿着中国航天事业的足迹,了解中国航天发展历史。孩子们屏息凝神观看“神舟”系列飞船一次次圆满完成发射任务,发出阵阵喝彩,有的男生甚至站起身振臂欢呼。当看到“天问”系列深空探测器,孩子们好奇地举手提问,大学生志愿者耐心解答,课堂气氛热烈。图为孩子们围着桌面通用卫星教具,了解卫星的结构、功能等航天知识。三明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一路阳光”教育关爱实践队的大学生志愿者发挥专业优势,结合罗坊中心小学师生实际情况,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暑期支教内容,特别是通过美育教育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图为音乐专业的大学生教唱《祖国不会忘记》,孩子们被歌曲背后的奋斗故事深深吸引,稚嫩童声唱响深沉爱国情。三明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战时师魂传承队”师生一行,前往长汀、永安、大田三地,开展“溯源战时内迁教育,传承抗战师魂新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图为队员们采访林文清老师,并收集相关史实资料。浙江大学大学生志愿者和孩子们走进田间地头,在“护苗学堂”劳动辅导员带领下,学习插秧技术和水稻管理方法,体验农耕文化,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在红土地上播种希望,收获成长。图为大学生志愿者和孩子一起体验插秧。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春雨服务队"师生用专业心理服务为“护苗学堂”的孩子们点亮心灯。图为大学生们通过随机访谈,了解留守孩子的家庭状况、生活条件、网络使用等情况。支教期间,各方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以青春之力护苗成长。图为福建省永安市公安局罗坊派出所三级警长黄倩为孩子们科普反诈常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有效防范诈骗行为。福建省永安市第四中学教师张宝珠来到罗坊乡“护苗学堂”,带领孩子们体验永安青水剪纸,传承地方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让古老的剪纸艺术在校园里焕发新活力。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中国龙舟男队主教练林敬伟来到“护苗学堂”,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向孩子们介绍龙舟运动的起源,普及龙舟运动,并示范运动要领,带领孩子们科学运动,练成健康达人。图为林敬伟教练带领孩子们进行拉伸练习。福建省永安市消防救援大队宣导员李思儒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向孩子们介绍消防安全知识、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逃生、疏散等实用技能,帮助他们提高安全意识,遇到火灾等突发情况能够掌握科学有效的消防知识。图为孩子们实地参加消防演练。福建省永安监狱青年民警余文暖针对校园欺凌现象,为孩子们介绍欺凌种类、危害,提高日常防范意识,牢记《三不三要口诀》(三不:不怕、不激、不忍;三要:要智取、要求助、要团结),远离校园欺凌,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青年茶艺师郑舒琦向孩子们介绍茶叶种类,认识茶器,体验泡茶技艺,了解我国茶文化发展历史,和孩子一起在缕缕茶香中坚定文化自信。(光明网微光工作室 王恩慧 董腾飞)
来源:光明网
编辑:康晓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