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STEM教育状况如何?这份报告分析:美国、中国、瑞士等位居前列
创始人
2025-07-13 16:18:02
0

今天(7月13日),同济大学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智库发布全球首个国家与地区STEM教育发展综合评估工具——全球STEM教育发展指数2025(以下简称“指数”)。结果显示,美国、中国、瑞士、新加坡、丹麦等国位居前列。该指数系统评估了全球40个主要国家与地区的STEM教育发展水平,从政策与资源、教育过程、成果与影响三大维度构建22项细化指标,为各国优化STEM教育战略提供科学基准。指数以国际通行的CIPP(Context-Input-Process-Product)教育评估模型为理论支撑,兼顾国家系统、学校、教师与学生等不同参与主体,构建了多维度、全过程的“双核”评估框架,形成政策与资源、教育过程、成果与影响三大核心维度。结果显示,全球STEM教育呈现多极化发展格局。美国以86.50分位居榜首,其教育经费占比、生均经费投入与高等教育资源方面具备优势。中国以85.46分位居第二,在“教育过程”维度表现尤为突出,以突出的教师STEM能力得分、PISA测试结果、学科竞赛优异表现、STEM毕业生规模优势弥补人均资源短板。瑞士、新加坡和丹麦紧随其后,凭借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精细化的师资培养与开放协同机制,在教育成果与影响上取得领先,跻身第一梯队。

在新兴经济体中,印度以334万STEM毕业生规模位列全球第一,但因生均经费仅为美国的17%,综合排名靠后,反映了规模与质量之间的矛盾。

研究团队发现,高投入与精准配置及过程管理相结合,才能充分释放资源效益。教育经费占GDP比重高,生均支出高,这些硬件条件为科研与教学提供了充足保障;经费、设施与人力有机联动,使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形成良性循环。相比之下,一些新兴经济体虽然有数量庞大的STEM毕业生规模,但因缺乏教育过程质量的把控,则难以在学生能力提升与科研产出上取得同步进展。

报告进一步验证了产学研协同与国际合作开放策略对STEM领域科研成果转化效率的显著影响。数据显示,那些建立产学研联合实验室、技术转移办公室,并在科研方面积极寻求国际合作的国家,其专利转化率和高影响力论文占比均超过样本平均水平30%。

基于这些洞见,全球STEM教育发展指数2025报告建议:

一是加强基础资源与结构性投入的协同布局,优化区域间资源分配结构,推动教育公平与战略导向相结合。

二是聚焦人才培养过程,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强化跨学科教学与项目化学习模式,建立以学习成效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夯实STEM教育的人才供给基础。

三是提升成果转化与国际协同能力,鼓励科研国际合作,拓展产学研融合路径,推动政府间及高校间的STEM教育合作网络建设,提升全球教育治理中的参与度与影响力。

同济大学STEM教育智库于2024年5月成立,致力于通过组建一支多元化学科交叉、跨界融合的专家队伍,开展STEM教育的探索与示范应用,研究制定具有中国特色、大中衔接的STEM教育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

原标题:全球STEM教育状况如何?这份报告分析:美国、中国、瑞士等位居前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连连数字拟配售3840万股 净... (转自:观点网)观点网讯:连连数字7月13日公告,于2025年7月12日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计划...
重庆渝中:唐某违规揽客、态度恶... 转自:扬子晚报7月10日晚,游客朱先生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表示,自己一家人在重庆洪崖洞游玩时,其侄女遇...
最新或2023(历届)交通安全...   交通安全漫画手抄报的图片  交通安全漫画手抄报图(1)  交通安全漫画手抄报图(2)  交通安全...
“父亲死亡80万赔偿金打给姑父... 撰稿 / 李曙明(法律工作者)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张彦君石女士的父亲在一家食品加工厂工作时...
官方通报游客在洪崖洞景区遭违规... 今天,重庆市渝中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发布关于游客遭遇违规揽客事件的处理情况通报,全文如下:近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