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周丽丽
通讯员 刘 然 邓 雷
本报讯 昨天,记者从嘉兴市市场监管局获悉,由嘉兴牵头制定的两项低空经济领域国际标准——《民用轻小型无人机系统任务载荷接口通用要求》和《民用轻小型多旋翼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通用要求》,最近已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成功填补了该领域国际标准空白。
国际标准作为全球统一的技术规范,是国际竞争的关键战场,素有“得标准者得天下”之说。作为全省首批唯一入选标准化综合试点的地级市,嘉兴近年来主动出击、深耕细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嘉兴已主导制定国际标准13项、国家标准189项、先进标准1079.5项,每百万人口牵头制定先进标准数居全省首位。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嘉兴以“标准国际化”为矛,向全球贸易壁垒发起的战略突围。这场突围始于顶层设计的强力驱动:2023年3月,嘉兴市委、市政府出台《城市标准化综合试点建设方案》,在全省率先构建标准强市建设体系。政策激励力度空前,单项国际标准最高奖励100万元,近两年累计投入超5000万元。在政府搭建的“标准强引擎”推动下,全市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呈爆发式增长。
“这笔奖励直接推动了我们实验设备的升级。”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主任邵峰展示着薄如蝉翼的声表面波器件晶片,该企业主导修订的相关标准,实现了中国在该领域国际标准项目“零”的突破,为中国高端电子元器件产业“出海”创牌之旅奠定了基石。
突围的成功更离不开“标准军团”的合力托举。嘉兴高度重视专业力量建设,578名“标准总师”常年活跃在实验室与生产线之间,18名国际标准化注册专家在IEC、ISO等国际舞台积极发声。值得一提的是,嘉兴将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个人)、国际标准化注册专家纳入高层次人才认定体系,目前已有1人荣获“IEC 1906”奖。
“我们在标准修订过程中遇到过数不清的困难,每次只要打个电话,市市场监管局总能迅速协调业内专家帮忙解决。”国网嘉兴供电公司技术负责人钱伟杰告诉记者,最近他们主导修订的IEC电测量仪表安装尺寸标准,统一了全球安装规格。钱伟杰本人也是一名“标准总师”,时常为其他企业的技术攻关“应援”。
在中标院长三角分院的智能系统大屏前,负责人程永红轻点鼠标演示道:“这套标准智能比对系统,能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以往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的指标分析任务。”该平台正是立足嘉兴、服务长三角的标准化大数据服务平台——长三角对标研究中心数字化平台,该平台依托国家标准馆的数字化大数据基础开发而成,为区域内上万家制造企业提供精准的“标准导航仪”。
同时,嘉兴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海关、商务部门及国际检测认证机构SGS,深度剖析REACH法规、绿色可回收等要求风险。今年初以来,累计发布TBT通报1880条、SPS通报531条预警风险,并积极开展相关标准及壁垒规则培训,助力产业创新发展。
标准化的重构正在重塑产业版图。这些年,嘉兴聚焦“135N”先进制造业集群,在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构建起数控机床、太阳能光伏等十余个产业标准体系。2024年培育入库标准创新型企业155家,标准“领跑者”66项。
全市96个省级“尖兵”“领雁”科研攻关项目产出国际、国家行业标准77项。在科技创新与标准研制“双轮驱动”下,嘉兴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夺得浙江制造天工鼎金鼎,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比重的44.5%、25.8%,均居浙江省前列。
“标准化建设为我们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浙江双箭橡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沈会民感慨道,他们曾因出口产品的检测标准差异,遭遇国外客户整批退货索赔。为此,双箭股份连续多年研发费用超过营收的3%,逐个攻破国外技术壁垒,如今已经主导制定国际标准4项、国家及行业标准42项,行业排名跻身全球前列。最近,由其主导制定的《输送带 圆管状输送带横向刚度实验方法》ISO国际标准正式立项,这将为中国企业创造更加公平的国际环境。
嘉兴市市场监管局局长李陈源表示,市场监管部门将牵头全市各部门,围绕要素保障、项目培育、服务提质打好“组合拳”,加速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
上一篇:嘉善经开区拼出发展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