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陵凭何成为世界遗产?
创始人
2025-07-13 06:46:21
0

7月9日在宁夏银川西夏陵博物馆拍摄的迦陵频伽。 新华社发

  11日,法国巴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现场,当落槌声响起,“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60项世界遗产。

  半个世纪的持续考古发掘、60项遗址加固工程、全新遗产价值阐释体系……西夏陵正以崭新姿态,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与生生不息。

  西夏陵凭何成为世界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西夏陵作为多元文化交融影响的见证,其空间布局、设计理念和建筑形制承袭了唐宋陵寝制度,又融入佛教信仰与党项习俗,形成了特殊的信仰与丧葬传统,并见证了西夏王朝在公元11至13世纪丝绸之路文化与商业交流中的独特地位。

  作为西夏时期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完整的考古遗存,西夏陵包括9座帝陵、271座陪葬墓、1处北端建筑遗址和32处防洪工程遗址。气势恢宏的陵寝建筑,连同陵区内出土的7100件精美文物一道,铺陈开一幅鲜活生动的西夏文明画卷。

  栩栩如生的鎏金铜牛、莹润光亮的绿釉鸱吻,展现了西夏与中原文明一脉相承的高超手工业技术;大量西夏文和汉文残碑,让人一窥西夏文字的复杂神秘与宋夏文化交流之深;石刻经幢、迦陵频伽、绿釉摩羯等建筑构件,反映了西夏人的佛教信仰;钱币、丝绸、珠饰等随葬品,则实证了西夏在丝绸之路上的影响……

  公元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建立西夏王朝,与宋、辽、金等政权并存于中华大地近200年。其境内除党项族外,还包括汉、吐蕃、回鹘、鞑靼等民族。

  公元1227年,西夏被蒙古军队攻灭,王朝从此逐渐销声匿迹。西夏陵在风雨中沉寂700余年,直到1972年才进入考古学界视野。

  “星罗棋布的陵寝遗址在银川平原与黄河臂弯间铺展,大大小小的墓冢和各种建筑遗迹蔚为壮观,展现出背靠贺兰山、面对银川平原和黄河的非凡气势。”时隔50年,西夏学学者史金波依然对初见西夏陵的感受记忆犹新。

  在他看来,西夏陵浓缩了西夏文化、艺术、宗教等多方面信息,多维度、立体化展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与融合的壮丽篇章。

  从选址看,西夏陵符合中原王朝帝陵背山面水的传统。在陵寝布局上,西夏帝陵保存了传统帝陵中陵门、献殿、神道、石像生等构成要素,以及神道—陵城的轴线对称布局特征,但创造性地以类似辽塔的密檐式夯土实心高塔作为陵台,墓道封土则呈突出鱼脊状。在陵城中轴线外,献殿、墓道封土、墓室、陵塔构成北偏西的另一条轴线,体现了党项族的原始信仰。

  不同民族、不同生业、不同文化,在交流碰撞中迸发创新火花,最终共同形成开放包容的中华文明。“这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内在机理,西夏陵是个典型例证,因此在整个亚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都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名誉所长、“西夏陵”申遗咨询团队负责人陈同滨说。

  新华社记者 刘紫凌 艾福梅 马思嘉

  (据新华社银川7月12日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韩乔生谈杨瀚森攻强守弱 转自:河北新闻网 【#韩乔生谈杨瀚森攻强守弱#】#韩乔生...
伊朗总统腿部受伤!伊媒披露以色... 据央视新闻援引伊朗法尔斯通讯社7月12日报道,以色列6月16日曾对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举行会议的建...
新华全媒+|历时15年!新疆环... 00:337月13日,在塔里木盆地南缘的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牵引机将最后一段电线成功从183号铁塔拽...
国金证券-公用事业及环保产业行...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转自:研报虎)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