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张叶叶
南明区聚焦个人创业全生命周期需求,在全省率先推出个人创业“一件事”集成服务,实现“一口应答、一表申请、一套资料、一窗受理、一次跑动”,有效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创业便利度。这一改革举措紧扣创业者的实际需求,从锁定痛点到打破壁垒,再到精准施策,不仅提升了政务服务效能,更有助于激活区域创新创业的一池春水。
创业是就业的源头,也是市场活力的引擎。创业者的时间和精力是最宝贵的成本,创业者对政务服务效能较为敏感,办事流程越繁琐,成本越高,创业热情就越低。当好创业者的“贴心人”、做实服务创业者的“贴心事”,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实实在在为创业者“减负”,才能让创业者更好地专注业务本身、施展才能。
找改革发力点,应更贴近群众。“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核心价值,往往在于能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增强群众幸福感。南明区精准抓住创业者“多次跑、材料多、流程繁”的痛点,将其变成改革着力点、突破口,让创业者少跑腿、好办事,把改革从“文件上”落到“心坎里”,正是“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的生动体现。要想进一步释放创新创业活力,应善于精准对接发展所向、企业所盼、群众所需,做到“群众点菜、政府下厨”。
最大限度便民利企,应更精细服务。伴随改革的纵深推进,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显现,如服务事项碎片化、部门协同难、公共服务整合不足等,都直接影响着企业和群众的办事体验。推动政务服务再升级,既需要落实国家规定的基础事项,也需要结合地方实际补充特色服务,让服务更契合本地企业和群众的需求。同时,还需要通过跨部门联动、数据互通、服务延伸实现全链条赋能,以更精细的举措助力创业者走稳走好创业之路。
“办成事”更要“办好事”。让创业服务领域的“高效办成一件事”紧紧围绕需求推进、持续打磨服务细节、迭代升级办事体验,当环境好、信心强、底气足、干劲大成为常态,更多人的创业梦也将在一项项改革举措的落地生根中,不断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成果。
(《把痛点变成改革突破口》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