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荆州发布
荆州之变,变在作风;荆州之成,成在实干。坚持严字当头、一刻不停,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要求,是荆州实现“率先突破5000亿,当好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根本保障。从“规模能级”的产业突围到“枢纽开放”的格局重塑,从“文旅融合”的破圈出彩到“绿色创新”的转型蝶变,擘画了荆州高质量发展的壮丽蓝图,最终落笔成章的,必是“严实作风”这一贯穿始终的底色。唯有以严铸魂、以实夯基,方能将蓝图化为实景,让荆州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蹄疾步稳、行稳致远。
以严实作风护航发展征程。政治生态好,发展环境就好;干部作风实,事业推进就实。荆州“冲刺5000亿”的每一步,都需以严明的纪律和务实的作风铺路筑基。要始终把政治忠诚作为“第一标准”,以政治监督为统领,把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结合起来,确保省委工作要求在荆州落地生根。更要紧盯“关键少数”,以“一案四查”的雷霆手段整治违规吃喝、形式主义等顽疾,让“拼抢实”的劲头取代“等靠要”的惰性,让“干成事”的导向压倒“混日子”的风气。当每一名党员干部成为只争朝夕的奋斗者,荆州就有了最坚实的脊梁。
作为全省“第三梯队”排头兵,荆州发展后劲十足。
以实干担当凝聚攻坚合力。发展之路从无坦途,破局之策贵在实干。面对交通枢纽建设的“硬骨头”、产业能级跃升的“攻坚战”、生态治理的“持久战”,要以“五天四夜”的钉钉子精神,将“问题清单”变为“履职清单”。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在招商引资中当“先锋”,在项目落地中做“保姆”,在民生实事中成“贴心人”;基层干部需练就“啃硬骨头”的真本领,以素质、能力“双提升”,在基层实践中奋力创造“优品”;广大群众应成为“共同缔造”的主体,从古城保护到长江禁渔,从“荆州制造”到“荆州文旅”,让全民奋斗的涓涓细流汇成发展的浩瀚江河。
荆州古城以系统思维升华发展境界。“规模能级”定方向、“枢纽开放”畅血脉、“文旅融合”铸灵魂、“绿色创新”塑底色、“严实作风”强根基,“五个坚持”不是割裂的篇章,而是有机的整体:规模是体量,枢纽是血脉,文旅是气质,绿色是底色,严实是筋骨,唯有五个维度协同发力,方能实现从“地理中心”到“发展高地”的质变。今天的荆州,正以“五个坚持”为舵,以“七大能力”为帆,在破立之间闯新路,在知行合一中开新局。
新时代的荆州,要以“严”字祛虚浮、以“实”字砺锋芒,将省委工作要求转化为“古城焕新”的加速度、“荆江潮涌”的新气象。让我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谋长远,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抓好当下,让“排头兵”的旗帜在江汉平原高高飘扬。
来源:荆州发布、荆州日报
编辑:李卓传鑫
责编:解秀桃
编审:王桃芳
监制:童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