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1
本文字数:1121,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作者 | 第一财经 钱童心
近日,一篇发表在《全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杂志的综述评估了铅暴露对血铅水平的影响。综述指出,中低收入国家儿童平均血铅水平远高于高收入国家,约半数儿童血铅超过50μg/L安全行动水平。
目前科学证据显示,即使极低的血铅水平也会增加认知发育障碍、注意缺陷、多动症(ADHD)、早产以及高血压等风险。据估计,铅中毒每年导致550万人过早死亡,并导致全球每年7.65亿分的智商值(IQ)分数下降。
最新的综述检索了自2000年以来发表的39项研究,其中有22项来自中低收入国家,平均样本量超过1000人。各项研究的结果显示,居住在工业铅污染热点地区、职业暴露和家庭环境、腐烂油漆、传统药物和化妆品、釉面陶瓷等餐具、吸烟与二手烟等都能从不同程度影响血铅水平。
综述还指出,中低收入国家,铅暴露风险尤为突出,主要由于监管不严、认识不足及经济结构等因素导致铅相关产业环境污染严重。此外,铅的复杂环境运输、摄入路径与累积效应构成对公共健康的多层挑战。
尽管血铅水平与多种铅暴露源之间具有关联,但研究认为,目前全球的流行病学数据仍然不全,且统计功效不够,导致部分铅源的健康影响被低估。
对此,综述呼吁,未来的研究应调查工业污染的摄入途径、食品和香料的污染、受铅污染的金属炊具的血铅水平影响以及给儿童和婴儿服用的传统药物。
在治理方面,综述强调全面铅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包括立法限制铅含量、市场监测及社区干预。针对不同铅源,应采取区别化策略。例如,铅漆可以通过法规和市场监管迅速遏制,而电子废弃物及铅酸电池的环境污染则需要高额投入及全链条管理。
儿童铅中毒防治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科学颜崇淮教授此前表示,近年来我国儿童的平均血铅水平已降至约20μg/L。
专家表示,3至6岁儿童的铅吸收率为30%至50%,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只需摄入极少量的铅,就可能导致血铅水平超标。2023年,发表在国际期刊《环境科学与污染研究》上的一篇研究提到,比起成人,儿童对铅的吸收率达到42%至53%,但排出体内铅的能力仅为成人的三分之二,约有三分之一的铅滞留于人体。由于儿童对铅的吸收强、排泄弱的特点,更容易发生铅中毒。
目前针对铅中毒的治疗方法是口服螯合剂二巯丁二酸。但专家表示,对于快速生长发育中的儿童来说,铅的神经毒性最为明显,可影响儿童的智商,即使通过治疗使血铅恢复正常,智商也很难恢复到原有水平。
有研究显示,全球98%人群的智商得分在70-130分之间。当血铅升高到300—400μg/L,儿童平均智商(IQ)比未暴露儿童低至少7分,最高低20分。对此,专家表示,不治疗则智商可能丢失7分,但即便积极治疗也只能争取回2-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