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一周,华北南部、黄淮、江汉及陕西关中等地将持续35℃以上高温,局地超过40℃,部分地区可能接近或突破历史同期极值。
根据气象数据监测,今年以来,安徽、河南等地的高温强度同期罕见。堪称“昼夜蒸煮”,闷热感明显。河南的平均气温也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特别是7月3日到7日,河南大部出现了37℃以上的高温闷热天气,持续时间长达5天。
气象大数据显示,我国多地高温季开启得越来越早,而且热得越来越持久。另外,今年高温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极端性强。曾经的避暑胜地纷纷加入高温的行列,比如说承德今年出现了连续3天高温天气,黑龙江的北极村、漠河等地在6月底也出现了35℃以上的高温天气。
昨天,国家疾控局介绍,暑期人员流动增加、高温多雨,蚊媒传染病、手足口病等疾病传播风险上升,持续“桑拿天”需预防中暑。
国家疾控局介绍,夏季蚊虫进入活跃期,部分南方省份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本土疫情风险逐步升高。手足口病和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正值高发季节,需加强防范。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潘力军说,近期中暑风险增加。若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暑症状,应立即转移至阴凉处,用冰袋冷敷颈部等部位,并少量多次补充含电解质饮品。潘力军提醒,如果体温超过40摄氏度并伴有意识模糊、抽搐等症状,可能为热射病,需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本报记者 柴嵘、据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