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松弛感单品人字拖 良渚人也有同款
创始人
2025-07-12 12:37:17
0

转自:央视新闻

谁的夏季还没有一双人字拖?

对很多人来说

人字拖可以承包TA的整个夏天!

你看

这两只木人字拖直到用坏了

还没舍得扔呢!

咋回事儿,咱们一起来看看↓↓↓

哪个小迷糊

出门穿了两只左脚的鞋啊?

1986年10月

在宁波江北区慈湖遗址

出土了两只木屐

左边这只前宽后窄,底部平整

木屐上有五个孔

前面头部一个

中部和后端各两个

两孔之间还挖有凹槽

且槽宽和孔径均为1厘米

推测屐是用绳子穿过小孔

嵌于槽内和足面系牢

△ 慈湖遗址出土其中一只木屐的正、背面。

右边这只可能穿的频率太高

已经断成两截

从形状上看也是前宽后窄 圆头方跟

屐的两侧略微凸起

横截面呈“凹”字状

有意思的是

这两只木屐均为左脚屐

不知道是不是它们的主人太匆忙

匆匆套上就出门了

没顾上区分左右脚?

它们将木屐历史向前推进3600多年

据碳-14测定

慈湖遗址发现的这两只木屐

距今5365±125年

属于良渚文化时期

虽说历史悠久

但从它们的形状上能看出

良渚先民已能根据人的脚形

前掌宽、后跟窄的特点来设计木屐

另外,系绳可嵌入屐底的凹槽

绳不易磨断

人穿着行走时也比较平坦舒服

足可以见先民的生活智慧与大自然息息相关

△卞家山遗址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木屐(复原品)及穿法示意图,良渚博物院藏。

看木屐的制作工艺

切割、打孔、磨光

且是用石制工具制作

这不能不感叹古人的聪慧灵巧

据文献记载

我国穿着木屐的历史始于春秋时期

传说孔子周游列国时

脚上穿的一只木屐就被人偷了

△ 三国漆木屐,马鞍山市三国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藏。

在慈湖木屐出土前

我国所见最早的实物是

1984年发现于安徽马鞍山市郊

三国东吴将领朱然及妻妾合葬墓中的漆木屐

慈湖遗址发现的两只木屐

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

最早的木屐实物

将木屐历史向前推进3600多年

从古至今,步履不停

都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无论是轻便的丝履

  △ 西汉·丝履,马王堆一号墓出土,湖南博物院藏。此件为轪侯夫人所着之履。履面以丝缕编织,底用麻线编成。这种鞋当时较为常见,东汉以后大兴,贵贱均可穿着。

还是透气的“凉鞋”

  △ 唐·蓝色如意鞋,1968年吐鲁番阿斯塔那104号墓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鞋面为蓝丝绢质,鞋底为白色,鞋头微微翘起,鞋帮至鞋上部用棉条搭缝两条绳,既牢固鞋面,又起到装饰作用。该鞋形制类似今天的凉鞋,适合夏季穿着。

抑或撞衫“雪地靴”的彩陶靴

  △ 辛店文化·彩陶靴,青海省博物馆藏。美拉德配色,搭配对称双线回纹、双线带纹和三角纹,古朴厚重而不失时尚之感。虽然材质不是皮毛而是陶土,但却是当时古代先民所穿靴子的直接反映。

鞋子,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

自古以来便伴随着我们的脚步

穿越历史的长河

古往今来各式各样的鞋子

既体现了人类适应自然的智慧

也表达了对实用与审美价值的追求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武慧锋

  文案丨邵希炜

  视觉丨丁丽洁

  审校丨左中明 文明

  统筹丨刘莹 戴广宇

  特别鸣谢丨宁波博物院 总台浙江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

  指导单位丨国家文物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拉萨33家“失联”…… 转自:拉萨发布拉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责令未经地方金融行业主管部门许可“失联”“空壳”经营主体限期办...
吕布作为三国第一猛将 死后他的...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方天画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时期群雄争霸,天下被分为曹魏、蜀汉。东...
高中化学课代表帮人代买制毒原料 【#高中化学课代表帮人代买制毒原料#】男子兰某某通过网络购买盐酸、甲苯、丙酮等易制毒化学品,数量高达...
荷花文化节、啤酒文化节相继开幕...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暑期北京夜经济持续升温。7月11日,位于朝阳区红领巾公园的荷花文化节开幕,连续三...
雨已抵达北京中心城区!这些地方... 据@气象北京 目前强降雨回波主要影响密云、门头沟、房山、海淀、石景山及中心城区,局地有9级左右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