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狗不咬人”引发流血冲突,“犬患”背后首先是管好人
创始人
2025-07-12 10:00:48
0

转自:视点

6月12日,武汉石牌岭的李先生在楼道中遇到邻居彭某遛狗,狗突然扑上来,他出于防卫将狗顶开,并质问彭某为何不拴绳、不把狗看好。争执中,彭某突然用头猛撞李先生脸部,鲜血瞬间从鼻子流下。警方于7月9日通知受害人,打人者已被刑事拘留。  

这起看似“狗没拴绳”的邻里纠纷,最终升级为暴力事件,并引发公众关注:为什么类似事件屡屡上演?文明养犬为何如此难以落地?而戾气与暴力,又该如何被遏制?

《武汉市养犬管理条例》对包括牵引绳使用在内的养犬文明安全要求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据受害人李先生描述,“狗主人总是说我家狗不咬人。但很多人对狗是惧怕的。”他们小区每天都有好几条不拴绳子的狗在游荡,他和妻子都比较害怕。

相信这个场景很多人都会有代入感。即便笔者本人也在养狗,但牵着狗出门时,对小区里一对不拴绳子的大狗一直尾随也很紧张。直到一次那两条狗终于冲过来和我家狗发生冲突,我也和那两条狗的主人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对方也始终没有一点歉意。当时虽然愤愤不平,但看到这事儿后,我甚至庆幸,自己至少还没有招致无妄之灾。

从报道细节来看,当李先生指出彭某的狗没拴绳,并把扑向自己的狗用脚顶开后,彭某用头撞人等行为,呈现出偏执、冲动、缺乏边界感的行为模式。这不是简单情绪失控,而是有明显暴力倾向的特征。他不是因为养狗才“犯浑”,而是其性格与行为模式决定其有非常大的风险对他人暴力相向。养犬管理的对象是人,必须对人的行为有效约束,才能把“狗”管好。

但现实中,更常遇到的是因为违规成本低,导致难以有效约束养犬人的行为。积累下来,就是违规者理直气壮,守规矩的人不论养狗与否,反而承担了违规的“代价”。当权利与责任不对等,公共规则不能保障居民的安全感时,“一条狗”就可能成为冲突的导火索。 因此,规范养犬行为,还需要让规则更有现实的威慑力。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后,对“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出售、饲养烈性犬等危险动物的;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致使动物伤害他人的;以及驱使动物伤害他人”等四种具体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明确规定了对应处罚办法,为公众提供了更清晰有力的法律武器。在此基础上,政府、社区、物业应共同构建治理框架,推动养犬登记、规范遛狗、行为公示、违者惩处等机制化常态化。

此外,还应该看到此事件暴露的更深层次风险:社区中那些带有冲动型人格、偏执思维,甚至有暴力倾向的“高危个体”的识别干预。将“风险个体识别”纳入社区日常治理,通过社区通报、邻里反馈、心理筛查等方式建立预警体系,辅以多部门协同的干预机制,避免小纠纷酿成大冲突。

不文明养犬行为,并非“养犬人”与“不养犬人”之间的对立,而是个体行为侵害他人权益与公共利益的问题,是全社会共同面对的治理课题。所谓“犬患”的背后,本质上还是对人的行为边界和社会规则的综合治理。唯有通过科学的干预机制与制度性的保障,才能让每一个人都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真正享有免于恐惧、安心生活、平等相处的自由。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周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官方通报曾被终身禁赛球员踢球 【#官方通报曾被终身禁赛球员踢球#】近日,有网友反映2025年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南昌队球员刘震的...
空调外机何时不再滴滴答答 新闻聚焦        楼上空调滴答水  楼下彻夜难入眠  近日,昌平区的余女士向12345热线反映...
赣超揭幕战准备就绪 7月11日,骄阳似火。距离赣超揭幕战仅剩一天,南昌八一体育场内巨大的喷绘“爱我英雄城登场皆英雄”横跨...
产业链强势跃升!半导体并购浪潮... 日前,在上海举办的2025第九届集微半导体大会上,4款产品在设备、材料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并获得表彰,包...
游戏《无主星渊》国服将于今年秋... 格隆汇7月12日|7月11日晚间,美国Dreamhaven公司CEO 麦克·莫汉(Mike Morh...